1 / 9
文档名称:

我国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研究.doc

上传人:宝钗文档 2022/5/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研究
白雪 衣冠达 摘 要:根据用益信托研究院统计,信托业经过黄金十年的发展,虽然业务结构有所优化,但是通道业务扩张仍然是扩大信托规模的主要动力。2017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与55号文件下发,体现了“去杠主体自身把握,主观随意性强。其次信托法律的建设也是落后的。整体信托法律的位阶较低,大部分是政府发布的法规,并且专业性的知识漏洞较多。
3 我国刚性兑付风险的危害
信托产品刚性兑付产生道德风险
投资者在知道信托公司会以自身资产作为支付基础的前提下,更愿意购买高风险的信托产品,最终在低风险或者无风险的情况下获得高收益。由于刚性兑付的存在,投资者无法并且没有强烈的意愿完全掌握信托公司投资的所有信息,他们只关心是否到存续期以及信托公司本身是否安全,而对资金的具体流向不关心。同时信托公司也会产生道德风险,信托公司利用信息不完全的漏洞消极投资,最终投资者和信托公司无法同时获得最大利益。
刚性兑付影响金融市场资源配置
按照市场规律,金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以市场价格为导向进行资金融通,最终作用于实体经济,实现实体经济资源配置。但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使得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市场的资金回流到信托市场。投资者在刚性兑付的保证下更愿意购买高收益的信托产品,甚至购买“泡沫叠加”的信托产品。这不仅增加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的难度,也使资金流向高风险的行业。此外,信托行业机构内部之间以及信托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争相保本承诺形成恶性竞争,使得市场资金价格中枢不断向上攀升,增加了新兴行业的筹资成本,使得资金无法流到发展前景好但在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 刚性兑付扭曲风险定价机制
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将刚性兑付下证券市场线l′转化为真实证券市场线的特征线,经过公式变化得到ri-rf=[E(rm )-rf]βi,预期证券市场线的特征线与真实证券市场线的特征线之差为α。产生α的原因包括资产管理者的个人业绩能力和测算误差等,刚性兑付也是原因之一。当α大于0时,意味着投资组合被低估,短期如此,可能对于投资者是有益的,投资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长期来看,不利于整个证券市场定价。
4 解决信托产品刚性兑付问题相关建议
改善投资者投资理念和提高投资者专业水平
改善投资者投资理念和提高投资者专业水平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对投资者进行教育。由于投入时间长,见效速度慢,成果难以衡量,这需要政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强大的耐心,制定长期的计划。
转变信托公司自身经营方式
信托产品要推进信托產品创新。FOF/MOM(多管理人基金)是证券投资业务发展新方向,信托公司不仅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可供选择的产品提高自身收益,还可以降低投资者门槛,吸引中小投资者,多样化筹资来源,也可以获得更多产品管理的经验。
信托公司需要培养和引进投资研究人才和投资团队。只有自身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设计出符合投资者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的新产品,在履行受托责任的基础上,合理投资,努力实现自身和投资者收益最大化。
健全完善信托法律制度
一个良好的法律体系是做到有法可依,法律上对刚性兑付的相关规定尚不完善。我国应该积极修改《信托法》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