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7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22/5/17 文件大小:2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生“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孟子》长于言辞,善于用比喻说理,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学****目标
1、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
2、理解课文的论证思路;
3、理解“人和”和“得道”的关系.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师范读,学生边听读,边圈点勾画,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研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方法及过程:
1、小组合作,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逐句疏通文意。
2、小组讨论,质疑,释疑。
3、考查、交流、展示。
4、学生齐读课文,边读边理解文意。
文言词语归纳
1、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2、一词多义
(1)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2)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多助之至:
(3)环而攻之而不胜: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3、古今异义词(前是古义,后是今义)
(1)郭:
(2)池:
(3)去:
(4)委:
(5)域:
(6)亲戚:
4、词类活用
域:
固:
威:
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自主完成)
2、课文举了什么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小组合作)
3、课文的结论是什么?(自主完成)
4、课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小组合作)
五、拓展延伸
请你说说与“和”字有关的成语。
训练检测---根据提示,尝试背诵
天时不如-----,地利不如-----。三里之----,七里之----,---而攻之而不胜。夫--------,必有得------者矣,然而-----者,是--------也。---非不高也,---非不深也,-----非不坚利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也。故曰,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得道者----,失道者-----。寡助之至,-----畔之。多助之至,-----顺之。以------,攻---------,故君子有不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