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mama1 2022/5/1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
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1
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这是袁隆平的心声,一种博大的爱。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从成果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多,就往哪里钻。搞文学专业的改行当律师,学遗传的去当会计,学考古的偏往仕途上挤……所谓“跳槽”,往往给自己出难题,结果像郑人一样,成了失败的典型。带来的是喜还是忧?假如做学问的人一味适应“市场须要”,想要多出几个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其可得乎?
除了跳出“市场”思维模式,选择自己的专业,还要依据自己的性情所近和实力所及。在这点上,胡适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他说:他已经六十二岁了,还不知道原委该学什么,还在东摸摸,西摸摸,“或许我以后还要学水利工程亦未可知,虽则我现在头发都白了,还是无所专长、一无所成。可是我一生很欢乐。”他没有依他人的外在的标准去学时髦。“我听从了自己的特性,依据个人的爱好所在去做。希望青年挚友们,接受我阅历得来的这一个教训,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妈妈要你学什么,爱人要你学什么。要以自己性情所近,实力所能做的去学,这个标准很重要。”(《胡适口述自传》)
生态环境对种水稻很重要,古人概括为任地、辨土、审时,违反这些自然规律,就叶大实少,多粃厚糠,食之不香。做学问也是如此:“强扭的瓜不甜”,也要看“天时”、“地利”,不能光盯着几个钱。从心理打算上讲,心猿意马难以到达彼岸,束腰禁欲,也不会爆出灵感的火花。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学问+汗水+灵感+机遇=胜利。假如去掉“灵感”,就是“苦行僧”的哲学。灵感产生于欢乐,产生于“性情所近,实力所及”的用心致志——这是胜利的关键。
人生倏忽,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这一点上,深化地学下去和做下去,心无旁骛,才会有所成就。色诺芬说得好:大黄牛心目中的上帝,也只是一头牛。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把志向、生命和爱付诸自己的事业,他的人生是欢乐的,他的梦也是欢乐的,温馨的。
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4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诞生于1930年,八十几岁高龄的他仍旧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水稻探讨事业做着贡献。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溢了奋斗和坚持的色调,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贯的原则。“一颗种子变更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
这个励志故事从袁隆平年轻的时候起先讲起。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育的第一批高校生。那时国家实行毕业安排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负责教三门课。然而就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袁隆平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积累了大量的阅历。
那个年头的人都深受饥饿的熬煎。1960年,严峻的大饥荒像蝗虫般拂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袁隆平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肯定要探讨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当时,科学家都认定水稻杂交没有优势,可是倔强的袁隆平不认输,他信任自己的推断没有错,多数次试验、多数次失败,都没有使他气馁。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平常一样走在试验田里,突然发觉一株特别的稻穗,袁隆平在惊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