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cjl201702 2022/5/17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铁施工应急预案
地铁施工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管理条例》以及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制定本应急措施。
本应急措施针对现浇梁支架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现浇梁支架塌落、高空坠落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事故调查组职责:
负责事故原因的调查,事故责任人的追究,并编制事故调查报告,配合上级
单位对事故进行处理。
预防与预警1 危险监控
( 1)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
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给所有作业人员配发安全带、安全帽、手套等劳保用品,并要求工人按要求
进行穿戴;
悬挂各类安全警示标志;
现场配置专职安全员 1 名,实行全过程的监控;
强化现场各类原材料的质量把控,确保安全施工。
( 2)火灾危险监测监控与预防措施:
针对施工区内火灾危险,严格监督检查,加强可燃物与安全用火的管理。在
火灾容易发生地点,悬挂安全宣传牌以及标定火灾避灾路线;同时在危险附近准备
了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 3)坍塌危险监测与预防措施:
a)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b)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
( 4)爆炸危险监测与预防措施:
对于施工区内爆炸危险:氧气瓶、二氧化碳气瓶、乙炔瓶。在各危险存放地
点,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巡回检查。同时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设施和安全距离,附件
齐全可靠;坚持设备检查、保养、维修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操作。
( 5)起重机械危险的监控与预防措施主要有:
a)工地的所有起重过程安排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指导与监督;
b)定期对起重机械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与教育;
c)每天按时对起重机械的钢丝纯、螺栓进行安全检查;
d) 严格要求,按照操作规程进城操控。
6)运输危险监测与预防:
针对施工区内运输危险,首先在施工区内进行了限速控制,严格要求车辆的
运行速度在5km/h 以内;其次在施工区内的转弯处、岔路口设施了安全警示牌,
反光镜等安全标识牌;同时在装载机运行场所,严格控制人员的出入,在相
关的道岔口设立了禁止入内的标识牌。
7)其他特种设备监测监控与预防:
对于施工区内的其他特种设备的管理,首先对操控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
训,要求必须按照相应的规程进行安全操作;其次在对特种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
由多人进行连锁监管,防止个人的擅离职守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定期对特种设备
进行安全大检查,防止事故的发生。
预警行动
当应急领导小组接收到,坍塌、高处坠落、火灾、交通事故、机械伤害、触
电、起重或突发事件等事故后,应按照应急分级响应的原则,按照本应急救援预案
的要求通知各救援小组到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分配的任务进行应急救援。若施工
区救援领导小组认为事故较大,超出了施工区救援小组的处置能力,不能得到有效
控制的时候,要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报告,或者向公安机关,消防大队请求援助。
应急响应机制
信息报告流程
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已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事故,则按预照下
列程序汇报。
1、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将现场情况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当影响道路交通时,
由项目经理立即报告交警联络人,立即采取应急性交通组织;
2、由项目经理向公司有关领导、监理、建设单位汇报,并由建设单位逐级向
上级各级主管部门汇报,若需要社会援助时,由项目经理向建设单位主管领导申请
后,请建设单位协助联络。
3、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
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
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
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报警 方式
当接收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预警时,通讯联络组及时用电话或者口头告诉各
部门,同时用电话告诉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救援领导小组在组长的号召下及时成
立,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对危险区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引导。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
严格控制或者采取加固等措施。同时通知各专业救援小组待命,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进行及时的救援。
与此同时,在接收到事故预警后,要求各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成员的电话务
必要保持电话24h 畅通。当事故过大,超过了项目部救援领导小组自身的救援能
力。或者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不在项目部,而事故不断扩大的时候,可以通过
以下方式及时的向外求援: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