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面神经炎诊治新进展
Date
定义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Bell’spalsy)
是由于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核上瘫与核下瘫鉴别
大脑皮质运动区——皮质延髓束——面神经核——面神经 面神经炎诊治新进展
Date
定义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Bell’spalsy)
是由于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核上瘫与核下瘫鉴别
大脑皮质运动区——皮质延髓束——面神经核——面神经 ——面部各肌
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面上部各肌(额肌、皱眉肌、眼轮匝肌)
对侧皮质延髓束支配面下部各肌(颊肌、口轮匝肌等)
中枢性面瘫是病灶对侧下面部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周围性面瘫表现患侧上下面部瘫痪
面神经通路
面神经从桥脑尾端面神经核发出纤维先绕过展神经核,向前下行于听神经处穿出。再穿过蛛网膜下腔,在听神经上方进入内耳孔。以后经内听道及岩骨中狭长的骨性管腔(面神经管)下行,横过膝状神经节,最后由茎乳孔出颅腔,分布至面部表情肌。
病因
未完全阐明
无论是缺血或炎症所引起的局部面神经组织水肿,都会促使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而出现面瘫。
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
病毒感染所致的面神经炎或风湿性面神经炎都会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
病原
近年研究发现面神经炎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其绝大部分是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所致,此外,EB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也和面神经炎的发病有关。
病理变化
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
临床表现
面神经炎常为急性起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但以20-40岁最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2)抗病毒剂的应用
需早期应用
更昔洛韦 5mg/kg/次q12h静滴,疗程7-10天
干扰素 100万单位肌注 3-5天
3)维生素B族药物
可促进受损的面神经髓鞘的恢复
VitB1,VitB6,VitB12
弥可保500ug 静滴、肌注或口服,一天一次
神经节苷酯:促进轴突和突触生长。
4)理疗
急性期可予红外线照射或耳后茎乳孔周围的局部热敷等,以改善循环。此期不宜作强烈的刺激疗法
5)针刺疗法
急性期过后,为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加强肌肉收缩,可给予瘫痪面肌电针治疗,电流强度逐渐增大
6)功能训练
只要患侧的面肌能动即应开始功能训练
进行皱眉、举额、用力闭眼、露齿、噘嘴、吹口哨、鼓腮等动作,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并辅以面部肌肉按摩等。
对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
7)手术疗法
只对个别严重的病例进行
对严重的面神经麻痹,发病后2年仍不恢复者,可试行面神经与副神经,或面神经与膈神经吻合术,让副神经或膈神经近端长入面肌以恢复肌肉张力,保持安静时的对称面容。
8)护理
严重的面神经炎由于眼睑闭合不能,易引起角膜损害。要注意对眼睛的保护,不宜吹风和持续用眼,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或睡眠时以眼罩遮盖患侧眼睛。
预后
本病大多在发病1-2周后即开始好转,1-2月内症状明显改善。约2/3的患者其面瘫可完全自然痊愈
10%左右的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