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一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实验原理
1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总可以用一日光灯、30W镇流器,电容器,电流插头)
1.
按图10-2组成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按下闭合按钮开关,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使其输出 电压缓慢增大,直到日光灯刚启辉点亮为止。
将电压调至220 V,测量功率P,电流I,电压U, U1, U 2等值,填写下表,验证电压、电流相 量关系。 ( 将电容开关断开)
图 10-2
2•并联电路——电路功率因数的改善
分别接通不同值的电容,进行重复测量,填写下表。
C
P(W)
U(V)
U1(V)
U2(V)
1(A)
IC(A2)
IL(A1)
2
0uF
C
luF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接线前将实验台上荧光灯开关打开至照明端,检查灯管是否完好后,将开关打开至实验端。
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读数时要注意量程和实际读数的折算关系。
线路接线正确,日光灯不能启辉时,应检查启辉器及其接触是否良好。 4.边做试验,边检查实验数据。
六•预习思考题
1 .参阅课外资料,了解日光灯的启辉原理。
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试问 电路的总电流是增大还是减小,此时感性元件上的电流和功率是否改变?
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而不用串联法?所并的电容器是否越大越 好?
七•实验报告
1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讨论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及其他。
实验三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及晶体管毫伏表的原理框图和主要技术指标;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
(3)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双踪示波器DF4321型(或HH4310A型)低频信号发生器 DF1641B型(或SG1631C型)晶 体管毫伏表 DF2175 型
三、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
在电子技术实验里,测试和定量分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工作状况时,最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 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万用表等,如图14-1所示。
图 14-1 电子技术实验中测量仪器、仪表连接图 示波器:用来观察电路中各点的波形,以监视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同时还用于测量波形的周期、 幅度、相位差及观察电路的特性曲线等。
低频信号发生器:为电路提供各种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 直流稳压电源:为电路提供电源。
晶体管毫伏表:用于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有效值。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直流信号的值。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低频信号发生器与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
(1) 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的调节方法 按下“频率范围”波段开关,配合面板上的“频率调节”旋钮可使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在
~3MHz 的范围改变。
(2) 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的调节方法
仪器面板右下方的Q9是信号的输出端,调节“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调节”电位器,便可在 输出端得到所需的电压,其输出为0-20Vpp的范围。
(3) 低频信号发生器与毫伏表的使用
将信号发生器频率调至1kHz,调节“输出调节”旋钮,使仪器输出电压为5Vpp左右的正弦波, 分别置分贝衰减开关于OdB、一20dB、一40dB、一60dB挡,用毫伏表分别测出相应的电压值。注意 测量时不要超过毫伏表的量程,并且尽可能地把档位调到与被测量值相接近,以减小测量误差。
2.示波器的使用
(1)使用前的检查与校准 先将示波器面板上各键置于如下位置:“工作方式”位于“交替”(如果只观察一个波形可置于 CH1通道或CH2通道);“极性”选择位于“+”; “触发方式”位于“内触发”;“DC, GND,AC"开 关位于“AC”; “高频,常态,自动”开关位于“自动”位置;“灵敏度V/div"开关于“0. 2V / div" 档,“扫速t/div"开关于“0. 2ms / div"档,亮度、辉度、位移、电平开关置中间位置,开启电源后,
屏幕上应出现两条扫描线。然后用同轴电缆将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