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大学采访报告范文3.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采访报告范文3.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7/4/3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采访报告范文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采访报告范文 3 采访心得体会怎么写范文 3篇采访心得体会怎么写范文 3篇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结果和归宿。下面是采访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篇一:采访心得体会每天敲的字不少, 但很久没有来博客了, 我很想快点写些东西和你们分享,每天的工作还是很愉快的,让我学到不少新闻业务上的东西。记者的工作除了采访写稿还得抢版面, 这点很容易, 只需要你是勤快的。每天都要自己去安排新闻点,比如我现在跟的是高校版,那么我在武汉每个高校 BBS 里都会注册帐号,一遍观察高校的新鲜事,做时事新闻的记者这点必不可少的,必须保持自我清醒状态,了解自己版块的风吹草动。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需要做什么,我记得我以前写过这样的经验,在此就不冗述。其实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写稿经验, 由于省报记者压力更大,迫使稿子质量决定了记者的生活质量,这样一来,写稿的经验可能会比较有价值。首先, 在采访充分, 掌握的背景资料都充分后, 我们要做的是了解历来类似的新闻其他报纸们的做法。比如对同一个招聘会,(最近高校版的做这块的也比较多) 我们可以看看《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的同仁们都怎么做的,如果,他们做的是关于招聘会的现场大致情况,还围绕大学生就业心态或者职业倾向,采写了一些用人单位和应聘者,我们就不能这么做了。我们可以根据当下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来估计一下用人单位会不会借此招聘做公司内部的人员结构调整,猜测他们会不会减少招用普工,加大对销售人员的招聘规模等。再通过一些具体真实的数据或者事实将自己要表达的中心表达出来。所谓时事新闻, 就是不能带记者自己的观点嘛, 可是每篇稿子都要有记者独特的思想。记者要牵着牛鼻子走,至于往哪个方向走很重要,这往往也是取胜的关键。因此,也要求记者的思维一定要活跃不可拘谨,要求变,不能和别人的想法趋同。假设那个招聘会记者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的话,还不如不写,或者写招聘会上的小花絮如学生竟把会场入口大门玻璃挤破都比嚼别人嚼过的饭有味道。其次, 需要记者有人文关怀, 懂得人情世故, 这个并不和记者需客观报道,不得掺杂个人感情相冲突。做人也一样,部分场合绝对刚正不阿的人也并不是时时都受好评,记者要懂人情世故的意思也就是要记者做稿子的时候通情达理,防止读者审美疲劳, 我们记者不可终日一副面孔,始终严肃理性和始终感性动人都一样不是好东西。高考作文还分文体,新闻稿也是五花八门的,比如最近写一个老教授过世的稿子,主要描述老教授生前的好人好事,就不得一副宣读文件的表情去写这稿子,应以情感为重,其事迹确实感人至深更需投入感情, 带动大家, 让文章的感染了影响到读者的行为是最好。而对于学术上有争议的观点则必把自身置之度外, 以旁观人的态度,毫无倾向的精确表述争议所在,比如今天写的稿子,关于刘道玉( 前武大校长) 先生提出来的整顿高校十条意见, 并不是每一条都是绝对的,如废除自学考试制度这条,争议最大,虽然我自己明白自学考试现状是如何的乱但在采访的时候还是会照顾到反方的声音,完全将他们的话整理出来,自己丝毫不可发表见解, 毕竟咱不是专家,也不必要去负这个责。写这个稿子之前就该考虑到稿子出来一般会比较学术化,一般的老百姓读起来会枯燥无味,因此,文章前面介绍自考状况这个部分,就多用简单易懂的自考学生或者自考辅导班老师的经历来说明问题,这样避开了学术词汇,且可读性大大加强,必会是吃香的稿子。最后, 像这种时事新闻, 标题所占的分量可谓重中之重。我们不是提倡标题党,但我们追求的就是那个效果,我的经验就是只没说错,就大胆放开了去写,百姓关系什么就拿什么做文章,新闻面对的人群关注什么就放大什么,这也是记者的主观能动性, 老实的记者总是不讨好的,只要保证自己的文章标题是准确无误的,并且它不具备伤天害理反党反组织的内容都可以大胆的写出来,这个纯粹关系到个人的阅历和知识储备了。我们不是党报, 不需要委屈自己中规中矩。篇二:采访心得体会今天下午社团活动的时候新闻中心和报社的两名记者来到我校采访我社团的活动,刚开始他们进入我社团,我社团的学生正在画科幻画,他们很快就融入了我们,拍摄了一段时间以后对于我和学生进行了单独采访, 记者问了我很多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 记者的敬业态度让我钦佩。回想这 10 多年的工作,组建社团已经 13 年了,想想刚开始建立社团的初衷,那时自己刚上班,有很强的工作热情,一上班就组建了美术社团,那时候叫美术小组,第一年我就参加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评比得到了两个奖项,当县里电教站的领导在全镇大会上表扬我的时候,我觉得很荣耀,当时学校并没有要求每天都活动,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我加班加点, 那时的现状是学生们从没有过专业的美术老师,几乎没有上过美术课,有的同学几乎没有怎么画过画,而且本校地处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很狭窄,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