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泉城济南.doc

格式:doc   大小:354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泉城济南.doc

上传人:精品库 2017/4/3 文件大小:3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泉城济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潇洒济南似江南,济南的潇洒,如果没了泉水,确是少了几分韵味。济南人爱泉, 游历济南的文人骚客更是对济南的泉水称赞有佳。济南的泉不仅在今天,在古代也同样是济南的金字招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爱水的智者到了济南, 自是忍不住挥毫弄墨, 于是留下咏泉的佳作无数。这其中, 有诗词, 有散文, 无论何种文体, 古人在赞叹过泉水喷涌的盛状之后, 都****惯分析一下泉水的成因, 于是形成了各种关于济南泉水成因的说法。如今我们知道, 济南的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山区, 大气降水渗漏地下, 顺石灰岩岩层倾斜方向北流, 至城区遇到侵入岩体阻挡, 承压水出露地表, 便形成眼眼清泉。而在古代, 这如甘似饴的泉水, 究竟源在何处,的确困扰了人们相当长的时间。曾任齐州知州的曾巩在《齐州二堂记》中说:“泰山之北与齐之东南诸谷之水, 西北汇于黑水之湾, 又西北汇于柏崖之湾, 而至于渴马之崖。盖水之来也众, 其北折而西也, 悍疾尤甚, 及至于崖下, 则泊然而止。而自崖以北至于历城之西, 盖五十里, 而有泉涌出, 高或至数尺, 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齐人皆谓尝有弃糠于黑水之湾者, 而见于此。盖泉自渴马之崖潜流地中, 而至此复出也。”从文中确切的地名与详尽的记述推测, 曾巩确是实地考察了济南泉水的脉路。金代大词人元好问同样认为: “山水汇于渴马崖,洑而不流,近城出而为此泉。”这个泉水南来的正确说法, 不知为何, 到了后世却很少被提及, 倒是泉水东来的说法逐渐占了上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济水自王屋山东流, 有时隐伏地下, 至济南冒出地面而成诸泉。”他认为济南的泉水是源于王屋山的济水潜流而来,是地下暗河之水上涌而成。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在他的《趵突泉来鹤桥记》中同样认为: “济南多名泉,而趵突泉最显。源出河东王屋山,为沇水(即济水) ; 潜行地中, 屡伏屡现, 数千里而出于历城之西南。三穴觱沸, 高数尺。”而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说得更为生动: “泺水之源,发自王屋, 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汇为居渎,穿城绕郭,汹汹相续。”将济南泉水的来龙去脉说的绘声绘色,让人不由怀疑。从地理专业的角度来看, 地下水主要有两种: 潜水和承压水。潜水的分布很广泛,埋藏于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由大气降水直接下渗而成, 我们所用的地下水一般是潜水。承压水埋藏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一般不是当地降水下渗形成的, 而是受地形影响由别处而来, 比如澳大利亚中部的大自流盆地, 其水源来源于东部的大分水岭。在承压区, 如果从地表打通第一个隔水层, 其下面的承压水便汩汩冒出, 形成泉, 这便是泉水的形成。济南地区具有形成泉水的良好条件: 从地形方面来看,济南南部为泰山余脉,北部为平原,地势南高北低,为地下水提供了由南向北汇集运动的地形条件。从地质方面来看,济南市区南部主要以石灰岩分布为主。石灰岩由于受到流水的溶蚀, 地下多孔隙或溶洞, 这为地下水提供了汇集和流动的空间。济南市区北部为坚硬的辉长岩, 地下水很难进入, 因此在济南市区附近形成了相对较大的地下水压力区, 由南部山区源源不断输送而来的地下水便在济南市区冒出,形成泉。古时, 人们对济南泉水成因的说法很多。有的认为济南泉水来源于河南的王屋山。如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济水自王屋山东流,有时隐伏地下,至济南冒出地面而成诸泉。明代胡赞宗诗云:“王屋流来山下泉, 清波聊酌思泠然”。前人也有关于济南泉水来源的正确说法。如宋代曾巩、金代元好问等人认为, 济南的泉水并非济水之出露, 而是来自济南城南的山区。曾巩在任齐州知州期间, 为摸清泉水来路, 曾进山调查, 认为南山区的水下渗潜流至市区而出露成泉。他在《齐州二堂记》中论述说:“泰山之北与齐之东南诸谷之水, 西北汇黑水之湾( 即锦阳川水), 又西北汇于柏崖之湾( 疑在柏崖山处), 而至于渴马之崖(在今党家庄镇东、西渴马村一带)。盖水之来也众,其北折而西也,悍疾尤甚。及至于崖下, 则泊然而止。而自崖以北至于历城之西, 盖五十里, 而有泉涌出, 高或至数尺, 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盖泉自渴马之崖潜流地中,而至此复出也。”现代地质工作者调查研究认为, 济南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山区, 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北流, 至城区遇侵入岩体阻挡, 承压水出露地表, 形成泉水。济南南部山区为泰山余脉, 自南而北有中山、低山、丘陵, 至市区变为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的交接带, 高差达 500 多米,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在地质构造上, 南部山区属泰山隆起北翼,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由于北侧断裂切断,形成许多小断块,其中千佛山堑断块是构成城区泉群的构造基础。山区以前震旦系变质岩为基底,上布有 100 0 多米厚的寒武系和奥陶系石灰岩岩层。岩层 3~ 15 度倾角向北倾斜, 至市区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