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满族文档.doc

格式:doc   大小:17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满族文档.doc

上传人:经典书馆 2017/4/4 文件大小:1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满族文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满族文章点击数: 1471 创建时间: 2013 年 01 月 29 日来源:云南民族网【打印文章】满族现有人口 万人( 1990 年),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山东、福建、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广州等省市自治区。云南满族有 万人,占云南省人口数量的比例为 % (摘自《云南统计年鉴 2012 》)。主要分布于昆明、保山、思茅、德宏、曲靖、临沧、红河、楚雄等地州市。云南满族人较少,但分布却很广,全省大多数县市有满族。满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史称“诸申”,直系先人为明代的女真,最早的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国史籍中所记载的肃慎人。“女真”之称出现于唐末五代。女真人明初以后逐渐南迁。 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 国号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称金国汗。 1618 年起兵攻明。进入辽沈地区后实行计丁授田、分田别居等措施,在汉族封建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生较大变化。1626 年努尔哈赤卒。其第八子皇太极继位,1636 年改国号为“大清”。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分北部和南部两个方言。满族先人曾经使用过女真文,明代失传。满文创制于十六世纪末,是借用蒙古字母创造成的。史称“老满文”。由于借用蒙古字母不能完全表达满族的语音,十七世纪,皇太极下令对“老满文”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文字称“新满文”。满文通行约三百年。满族人大量入关以后,因满、汉民族杂居,满语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现在,除黑龙江某些边远乡村少数老年人还会讲满语外,其他地方的满族一般通用汉语汉文了。古代满族曾信仰萨满教,崇拜祖先,有祭天、祭祖的****俗。后来,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崇拜对象变得多元化。一般满族家中除供观世音、关公、楚霸王神位外,还喜欢供“锁头妈妈”,用麻线栓一支箭在门头,一年祭三、四次,祭时一般在晚上把箭头拿下来,摸黑磕头,祈求“锁头妈妈”保祜一家平安。满族文化非常发达。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①起源神话。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②宇宙关系神话。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满族是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满族歌舞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按种类可分为祭祀歌舞和筵宴喜庆歌舞;按规模性质则可分为宫廷与民间歌舞两种。满族民间歌舞中最有特色的是秧歌舞,或称扭秧歌、闹秧歌。这是民间传统群众性歌舞,逢年过节尤其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为热闹,每逢此时,各村屯都组织秧歌队到各边表演,表演者往往有各种扮相,或文人书生,或老翁老妪,交错歌舞,有说有唱。满族的这种歌舞,无论男女老少皆喜欢。满族的服饰在一个世纪以前,实际上是清代的“国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旗袍。现在,满族的服饰已与汉族十分一致,但是旗袍则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充分体现中国女性东方美的传统服装。满族的先民肃慎人“夏则巢居,冬则穴处”。辽金时期的女真人由穴居变为地面居室,这是满族先民居室建筑的一个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