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 病毒和亚病毒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
第一章 病毒
病毒的特点
病毒的分类
病毒的组成、结构与形态
病毒的繁殖
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
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病毒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效果
第二页,共三十五页。
有包膜
第八页,共三十五页。
3、病毒的群体形态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使细菌细胞破裂死亡,连续重复感染使大
量的细菌死亡,在培养细菌的平板上,可以看到一个个透明不
长细菌的小圆斑,称为噬菌斑。
人工培养的单层动物细胞感染病毒后,也会形成类似噬菌斑的
动物病毒群体,称为空斑。
单层动物细胞受到肿瘤病毒的感染后,会使动物细胞恶性增生,
形成类似细菌菌落的病灶,称为病斑。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后,在叶片上出现的一个个坏死的病灶,
称为枯斑。
第九页,共三十五页。
二、病毒的形态
由于组成蛋白质衣壳的衣壳粒的不同排列组合,病毒表现出不同的构型:
立体对称形
螺旋对称形
复合对称形
第十页,共三十五页。
病毒的形态(一)
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病毒的形态(二)
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病毒的形态(三)
复合形病毒
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1、螺旋状对称型:烟草花叶病毒(TMV)
呈直杆状,长300nm,宽15nm,中空内径4nm,由158个氨基酸组成一个皮鞋状的衣壳粒,相对分子量为17500,总共2130个衣壳粒,排列成130圈螺旋,核酸核心是单链的RNA,相对分子质量为260万,含有6390个核苷酸,每3个核苷酸与一个衣壳粒相结合,盘绕于蛋白质的中空内径中。
(一)3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及其代表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二十面体具有12个角、20个面 和30条棱。腺病毒的衣壳是典型的二十面体对称, 由252个衣壳组成,没有包膜。腺病毒的核心是由线状双链DNA构成的。
其基因组的大小都约为36500个核苷酸对。
2、二十面体对称型: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T4由头部(核心是双链线状DNA)、颈部和尾部(尾鞘、尾管、基板、刺突和尾丝)三个部分构成。
3、复合对称型:T偶数噬菌体
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4、 病毒的核酸
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病毒的增殖及对宿主的感染性;
一种病毒的毒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是RNA;
病毒核酸
单链DNA(ss DNA);
双链DNA(ds DNA);
单链RNA(ss RNA);
双链RNA(ds RNA);
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
第三节、病毒的繁殖
1、吸附
2、侵入(脱壳)
3、复制
4、成熟(装配)
5、释放
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一、四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
(一)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
与其他病毒一样,噬菌体除有其
特异性宿主外,并无显著区别。
它们都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基本形态为蝌蚪形、球形、和丝
状三种。从结构看以可分为六种
不同的类型。
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1、噬菌体的繁殖
病毒粒子并无个体的生长过程,而只有其两种基本成分的合成和装配,即:
核酸复制+蛋白质合成核蛋白(病毒粒子)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五个阶段,即
吸附
侵入
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
成熟(装配)
裂解(释放)
第二十页,共三十五页。
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
受体接触,可触发尾丝散开,附着
在受体上,随之把刺突、基板固定
(1)吸附
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互间的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2)侵入
吸附
尾钉固着
尾鞘收缩
尾管穿入
DNA注入
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胞壁产生小孔;尾鞘收缩,核酸通过中空的尾管压入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胞外;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3)增殖
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构和场所,使病毒核酸表达和复制,产生大量的病毒蛋白质和核酸。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4)成熟(装配)
T4噬菌体的装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自我装配的过程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5)裂解(释放)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吸附
侵入
早期:病毒特异性酶的合成
病毒核酸复制
病毒结构蛋白质合成
装配
释放
病毒大分
子合成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2、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
(pfu)或感染中心
测定的方法——双层平板法
用双层平板法测出的效价比用电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