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肝脏三期增强扫描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3,507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肝脏三期增强扫描ppt课件.pptx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22/5/18 文件大小:3.4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肝脏三期增强扫描ppt课件.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肝脏三期增强扫描
肝脏血供
造影剂走向
四肢静脉 肺循环 肝动脉
四肢静脉 肺循环 体循环 门静脉
造影剂到达肝动脉时间为25秒,肝动脉期为25秒开始。
造影剂到达门静脉时肝脏三期增强扫描
肝脏血供
造影剂走向
四肢静脉 肺循环 肝动脉
四肢静脉 肺循环 体循环 门静脉
造影剂到达肝动脉时间为25秒,肝动脉期为25秒开始。
造影剂到达门静脉时间为60秒,门脉期为60秒开始。
肝脏三期增强扫描
造影剂注射量为100 ml, ml/s团注。动脉期扫描时间25 s开始,门脉期扫描时间从60 s开始,延迟期扫描是从2 min开始,必要时5~6 min加扫。
肝脏三期扫描主要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供血为主,动脉期强化。
肝血管瘤:门静脉供血为主,门脉期强化。
肝脓肿:中心液化区无强化,周围脓肿壁环形明显强化。
肝转移瘤:“牛眼征”是肝转移瘤的特征性表现。门脉期检出病灶最佳,动脉期能反映病灶血供情况。
肝血管瘤
平扫多呈类圆型低密度灶,边缘尚光整,密度尚均匀。
增强扫描,对比剂呈向心性充填病灶,延迟扫描病灶全部或大部呈等密度。
动脉期边缘强化,呈结节状、片状或环状,密度接近主动脉。门脉期强化向病灶中央扩展,延迟后病灶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原发性肝癌
平扫,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不完整
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病灶较大时强化不均匀,周边强化明显,中心无强化。门脉期肝实质强化达到峰值,肝癌病灶密度下降,多数为低密度。呈“快进快出”表现。
门脉期易于判断血管有无受侵和癌栓形成,癌栓表现为门脉内充盈缺损。
肝脓肿
平扫呈低密度占位,中心密度略高于水而低于正常肝组织,边缘多不清楚,周围有不同密度环形带,称环形征。
增强扫描中心液化区无强化,周围脓肿壁环形明显强化,强化环外有一层低密度带,为不强化的水肿带。
多房脓肿可见房内部个或多个分隔,分隔常有强化,增强后呈蜂窝状改变。
肝转移瘤
平扫肝转移瘤的大小、数目和表现差别较大,多数为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多数为低或等密度。
“牛眼征”是肝转移瘤的特征性表现。表现为病灶中心为低密度,周围环状增强,最外层呈增强不明显的低密度带,低于肝实质密度。
门脉期检出病灶最佳,动脉期能反映病灶血供情况。
肝转移瘤强化形式
动脉期病灶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边缘强化,这种表现最常见。
动脉期病灶部分增强或整个病灶增强,门脉期病灶表现为低密度,周边环形强化。
少数转移瘤血供丰富,动脉期、门脉期甚至延迟期可持续强化。
乳腺癌肝转移表现较特殊,早期轻度强化或不强化,门脉期和/或延迟期常见到周边或中心强化。
肝脏CT多期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有利于病灶定性、鉴别诊断;有利于显示肝内血管结构,显示肝动脉或了解肝脏微循环血流灌注,了解肝脏病灶强化的趋势及病灶的显示,从而进一步明确病灶性质、轮廓、范围,明确肿瘤病灶有无邻近血管侵犯或癌栓形成、肝动脉静脉瘘及动脉门脉瘘等。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认识到肝脏灌注异常的CT表现,将为肝脏病变特别是肝细胞癌的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