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班主任艺术感悟.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班主任艺术感悟.doc

上传人:yzhqw888 2014/1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班主任艺术感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班主任艺术感悟
推荐阅读:班主任艺术感悟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与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在平时,班主任是学生交往最密切教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班主任本身需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自身形象...


班主任艺术感悟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与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在平时,班主任是学生交往最密切教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班主任本身需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自身形象,有高尚的师德以及多方面的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关心他人,指导学生学好功课,系统的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为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形成提供指导和帮助;在班级管理中,集体有一个前进的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健全的规章制度,团结的领导核心,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组织上到思想上成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一次偶然上网浏览网页时,看到扬州育才实验学校网站上何皓老师写的一篇关于学生传纸条的文章,心里颇有同感,实例是这样的:中午就餐完毕,我和往常一样带领学生打扫教室。突然,在座位间扫地的阳阳惊呼起来:“老师,又有人传小纸条!”说着飞速绕过桌子,举手向我报告。那吃惊的样子仿佛被“犯规之人”的大胆吓了一跳。小纸条?在我们班算得上是久违的字眼了,再听到,我不禁长出一口气,或担忧或意料之中的,不觉思绪飘向两年前……。
那是一年级下学期,课间时总有小朋友来报告:“老师,有人上课传纸条!”“老师,他在纸条上骂我。”这些皱皱巴巴的小纸条经常出现在小朋友的座位旁、桌面上,有的甚至赫然贴在小朋友的身上,内容可气又可笑,不外乎谁谁谁是大坏蛋之类的恶作剧般的戏言。“纸条”事件处理了几次,主要从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方面教育的,孩子们当时仿佛明白了,确实,在纸条上骂人的情况少了。
可这“调皮”的小纸条,没几天又死灰复燃了,这次内容还升级了——“××喜欢××!”以前,这种童言无忌如果从孩子嘴里说出来,我会装作不经意地对他说:“哦,××喜欢××吗?老师也很喜欢她呢!难道你不喜欢吗?”只是现在,把话写在纸条上传播情况就有点复杂,纸条的影响力可比嘴巴大多了。听到报告时我就发现好几个孩子在窃窃私语地“咬耳朵”,脸上带着一丝兴奋,纷纷猜测着它的制作者。我不得不感叹,我的孩子们变“精”了:“做事不留名”——让老师抓不到;在班里也搞出了点神秘色彩,“游戏”就更好玩了,看来这事还真有点棘手。
我把小纸条拿到办公室,慢慢展开,细细端详起来。纸条上夹杂着拼音的歪歪扭扭的字似乎也在嘲弄着我的烦恼。我定睛一看,这不是圆圆的字嘛,哈,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忽然,脑中闪过一个胆怯的身影,是呀,把事情搞得太严重,硬逼着她承认,在她幼小的心灵上蒙层阴影绝非我所愿。社会是多元的,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爱模仿,她写这些纯粹就是图新鲜,想看看周围人的反应。如果我不管,而其他小朋友又“如此感兴趣”,那么这样的小纸条一定会层出不穷,班级风气势必受到影响;如果我干预,说不该这样写,似乎跟这么小的孩子也说不通,弄不好还勾起他们的好奇心而产生反作用,真是左右为难。踌躇了半天,我的眼光再次落在纸条上,突然,灵光一闪,为什么总在内容上较劲?“罪魁祸首”是小纸条本身呀!内容会变更,但不正之风的苗头依然在班级的角落滋生,发酵。关键是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