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章 减少扰民、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
. 工作目标
将依据环境管理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环境
指标,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力争达到施工与环境
第1章 减少扰民、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
. 工作目标
将依据环境管理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环境
指标,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力争达到施工与环境
的和谐,创建环境保护工作先进现场。
本工程中,将重点控制对大气污染、对水污染、噪声污染、废弃物管理和自
然资源的合理使用等。在制定控制措施时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影响程度、发
生频次、社区关注程度、法规符合性、资源消耗、可节约程度等。
. 组织管理
在项目经理部建立环境保护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
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得培训。
根据现场情况,组建清洁队,对施工场地及周围进行清扫。
. 工作制度
每月召开一次“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
境保护管理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
. 管理规定
防治大气污染
拆除建筑物、构造物应采取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
清理完毕。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取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品。
禁止在现场采用热熔沥青等施工中对大气产生污染的防水材料。
加强对现场的烟尘监测,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现场的烟尘程度进行观测,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烟尘排放度达到林格曼 1 级以下。
防治施工噪音污染
施工现场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制订降噪措施,并可由
施工企业自行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值进行监测和记录。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应采取降低噪声措施
(降低噪声可使用隔声、吸声材料,使用低噪声设备等)。
对因产生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求,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
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夜间施工
一般指当日 22 时至次日 6 时。特殊地区可由当地政府部门另行规定)。
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施工电锯切割时,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其锯片送速不能过快。
使用电锤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