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04古代印度.ppt

格式:ppt   大小:4,369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4古代印度.ppt

上传人:电离辐射 2022/5/19 文件大小:4.2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4古代印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04古代印度
20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名称:身毒、天竺、《大唐西域记》
地理环境
史前时代
人种民族
历史概况
古代印度年表(-公元4世纪)
哈拉巴文化
前2500-1750年
历史不详04古代印度
20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名称:身毒、天竺、《大唐西域记》
地理环境
史前时代
人种民族
历史概况
古代印度年表(-公元4世纪)
哈拉巴文化
前2500-1750年
历史不详的“黑暗时代”
前1750-13世纪
吠陀时代
前期吠陀时代
前13-1000世纪
后期吠陀时代
前1000-600世纪
列国时代
前6-4世纪
波斯入侵
前518年
难陀王朝兴起
前4世纪
亚历山大入侵
前327年
孔雀王朝
前324-187年
巽加王朝
前187-75年
甘婆王朝
前75-30年
外族入侵的时期
前30年-公元4世纪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名称:身毒、天竺、《大唐西域记》
地理环境
史前时代
人种民族
历史概况
参考书目
《摩诃婆罗多》,黄宝生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版。
乔纳森·马克·基诺耶:《走近古印度城》,张春旭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高善必:《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王树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版。
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遗址:摩亨佐达罗、哈拉巴
范围:印度河流域、1100公里、1550公里
年代:公元前2500-1750年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城市
卫城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城市
卫城
下城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城市
社会生产
生产工具
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
对外联系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城市
社会生产
文字
摩亨佐达罗印章上的文字符号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城市
社会生产
文字
印度河文明的衰落
哈拉帕文化衰落考古证据
外族入侵
自然灾害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公元前13-6世纪
社会性质:军事民主制时代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入侵战争
生产方式
部落和军事民主制
部落战争
《梨俱吠陀》十王之战
《摩诃婆罗多》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入侵战争
生产方式
部落和军事民主制
部落战争
种姓制度的出现
达萨
瓦尔那: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普鲁沙赞歌
瓦尔那与国家的形成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吠陀
早期吠陀时代
《吠陀》Veda
《梨俱吠陀》
前1200-1000年
后期吠陀时代
《沙摩吠陀》
《耶柔吠陀》
《阿闼婆吠陀》
前1000-800年
《梵书》
《森林书》
《奥义书》
前800-600年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吠陀
吠陀诗歌
因陀罗赞歌
雷神因陀罗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吠陀
吠陀诗歌
因陀罗赞歌
苏摩酒神赞歌
乌莎斯赞歌
田主神赞歌
赌博者之歌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婆罗门教和《奥义书》
思想和教义
梵/梵天
梵天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婆罗门教和《奥义书》
思想和教义
梵/梵天
羯磨(Karma)
达磨(dharma)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婆罗门教和《奥义书》
思想和教义
波罗门教经典:《吠陀》《奥义书》
四、列国时代
十六国和摩竭陀的称霸
城市的兴起和农村的变化
沙门新思潮
邪命派
顺世派
耆那教
三、列国时代
十六国和摩竭陀的称霸
城市的兴起和农村的变化
沙门新思潮
佛教的产生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亦称佛或佛陀(Buddha),意为“觉者”;其名为悉达多,姓乔答摩。但其本名一般讳而不用,通常称他为释迦牟尼或佛陀。释迦牟尼生于释迦国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境内),为净饭王之子,属刹帝利种姓,29岁出家,35岁得道成佛。根据《众圣点记》 ,佛陀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享年80岁。
三、列国时代
十六国和摩竭陀的称霸
城市的兴起和农村的变化
沙门新思潮
佛教的产生
释迦牟尼
佛教产生的社会基础
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
伴随着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