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析图书内容质量的判断标准.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图书内容质量的判断标准.docx

上传人:圭圭 2022/5/1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图书内容质量的判断标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图书内容质量的判断标准
浅析图书内容质量的判断标准
作者:齐宏亮
来源:《编辑之友》2022年第07期
一、读者的认可度是图书内容质量的试金石
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刷

浅析图书内容质量的判断标准
浅析图书内容质量的判断标准
作者:齐宏亮
来源:《编辑之友》2022年第07期
一、读者的认可度是图书内容质量的试金石
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刷4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是我们判断一本书内容质量是否合格的依据,但不能是判断图书内容质量高低的依剧。合格的图书并不意味着其内容质量就高,也并不意味着其内容就能得到市场和读者的认可。因此,判断一本书内容质量的高低,不能仅从政治角度和道德层面进行衡量,还应从图书的基本功能角度进行分析,政治角度和道德层面是判断一本书内容质量的基本依据,而读者的认可度及其社会影响则是判断一本书内容质量高低的准则。两者密不可分,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目标,不能片面强调任何一个方面。
满足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是生产图书产品的出版社在市场中的生存空间。出版社之所以能存在,就是由于在信息和知识需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出版社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扮演着中介的作用。在图书市场中,知识的生产者(作者)和需求者(读者)并不是一对一的交换,而是批量交换,出版社的一系列活动可以说是围绕这个“批量”而展开的。假设市场中只有一个作者和一个读者,只要读者认可作品的内容并愿意按作品的市场价格支付,则作者和读者直接成交。但是,当读者虽然很需要作者生产的作品,但觉得价格难以承受时,则双方的买卖难以成交。在这种情况下,读者想以可以承受的价格获得自己所需作品的办法,就是找到更多的和自己一样对该作品有共同需求的人,把支付给作者的报酬进行分摊,以便达到自己可以承受的支付水平。以上分析向我们表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出版社应去发掘有相同需求的读者;二是图书市场的形成始终是由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推动的。因此,关注读者的需求是出版社的生存之本。


一本书只有经市场检验,在目标读者群中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才能讲是一部具有较高内容质量的图书。
二、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保证图书内容质量的基础
市场定位是对产品进行设计,从而使其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图书作为一种内容产品,也需要进行市场定位,是编辑进行选题策划和设计时应考虑的重要方面。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只有对该书的服务对象有清晰而准确的认识和判断,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产品的设计方案。
我们知道,准确的产品定位是出版社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由于读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是分散的,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任何一本书不可能是包罗万象,能满足任何读者的不同需求。因此,只有在进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目标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