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防排烟方式比较.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防排烟方式比较.doc

上传人:ranfand 2017/4/4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防排烟方式比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防排烟方式比较王玉晓/梁向明高层建筑因其功能复杂、烟气流动速度快、垂直疏散距离长造***员疏散困难, 这就要求设计时在建筑的每层营造出一块火灾时免受高温烟气侵害的“相对安全空间”,让处在建筑中的人员能够从容疏散到室外的安全地带。这一“相对安全空间”就是防烟楼梯间。因此,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9 - 95 )明确规定: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 32 米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方式有三种:自然排烟、机械防烟和机械排烟。一、自然排烟自然排烟是利用可开启的外窗或利用阳台、凹廊排烟的方式。 1 、自然排烟的优点其优点是构造简单、经济,不需要专门的排烟设备,火灾时不受电源中断的影响,平时还可兼做换气用。特别是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楼梯间可不设排烟设施。因此,这种方式多被大家广泛采用。 2 、自然排烟的缺点(1 )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排烟时,不利于防盗,特别是一些高层商业建筑和金融财政建筑,防盗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因素。(2 )楼梯间前室必须靠外墙设计,否则难以实现。(3 )受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排烟效果不稳定,特别是低层区,火灾时如果开窗方向与风向相反,会造成向楼梯间或前室灌烟现象,严重影响人员的疏散。(4 )排烟窗的开启比较困难,火灾时如果考虑由人员手动开启每层的排烟窗是不现实的,必须设置远距离开窗装置。(5 )此方式不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 50m 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100 m 的居住建筑。二、机械防烟机械防烟是通过风机加压送风,使楼梯间和前室或合用前室保持正压,从而阻止烟气的侵入。 1 、机械防烟的优点其优点是防烟效果好,而且可灵活布置,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为验证机械防烟的防烟效果,公安部四川消防科研所曾利用高层建筑火灾试验塔做过试验。左图为实验塔平面图: 附表实验过程:一是只对楼梯间加压到 40Pa ,前室不加压。实验结果表明,当逃生者推开 1号、2 号门而 3 号门关闭时, 门上方有少许微烟进入前室, 但当逃生者继续前进又推开 3 号门时, 前室内的少许微烟立即退出, 无论从直接观察和化学成分取样分析结果看,前室内烟气均不能构成对逃生者的威胁,并且在 2 号、 3 号门开启的过程中,走廊内的烟气也很快退回起火房间。二是对无前室的楼梯间加压, 试验前将 3 号门开启, 使楼梯间与前室相通, 变成一个扩大的封闭楼梯间。试验时关好 2 号门,从楼梯间送风口向“扩大了的楼梯间”送风加压到 40Pa ,当逃生者打开 2 号门时, 烟气不仅不进入前室, 而且向回退却, 效果十分显著。三是对楼梯间和前室同时加压。试验结果如表: 附表实验结果表明, 机械防烟不仅防烟效果显著, 而且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机械防烟的缺点(1 )设计计算比较复杂。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加压总风量要通过计算确定,由于影响压力送风量计算的因素较复杂,目前对送风量尚无统一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讲,每个公式的产生与其对应的研究背景是各有自己的理由, 而当用某一公式去解决某一实际工程设计时, 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这样就造成了即使同一条件的工程,因选择不同的计算公式,其结果差别也很大。另一方面, 在加压送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