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实践《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心得体会.pdf

格式:pdf   大小:17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践《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心得体会.pdf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4 2022/5/19 文件大小:1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践《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心得体会.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践《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心得体会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老年友好宜居城市是“能够防止和纠正人们
在变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遇到各种问题的城市”,旨在通过服务、
场所和设施方面的环境支持,使人们以积极态度面对老年。世界卫实践《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心得体会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老年友好宜居城市是“能够防止和纠正人们
在变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遇到各种问题的城市”,旨在通过服务、
场所和设施方面的环境支持,使人们以积极态度面对老年。世界卫生
组织制定了《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提出了包括城市物质环境、
城市社会环境以及信息畅通、社区支持和健康服务等城市层面的硬件
和软件建设指南。
当前,在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中出现了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
区:一是把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视同于无障碍设施建设;二是把老年宜
居环境建设视同于适老化改造;三是把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视同于实施
居家养老幸福工程或便民助老项目。事实上,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
既是老年人的刚性需求,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与新城建设、城
市更新相结合,与之相关的康复辅具、健康科技、设计服务及金融服
务的市场空间也十分广阔。
加快我国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发展与之相关产业,既是完善
养老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拉动银色消费、推进产业升级、增加
就业的重要抓手,可起到“一石数鸟”作用。总体而言,我国还处在
以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工程带动城市面貌改善的阶段,补齐短板、
适当超前规划、完善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可以避免今后的返修、拆改
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一、我国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处于“星星点灯”的
状况,分散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户内适老化改造等多方面、多部门,
没有形成合力和整体效应;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碎片化”,不连贯不
集成;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没有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美丽
乡村建设等有序衔接。
一方面,补短板任务艰巨。既有住宅与居住社区适老化程度低,
普遍存在安全、通行、生活便利的多维度缺失与不足。社区老人普遍
反映,政府主要提供的应是公共产品以及准公共产品,在对特定困难
老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的同时,应考虑大多数老人的需求,在居住
小区的公共空间,比如单元门、公共坡道、楼梯通道、电梯扶手等节
点进行适老化改造,统筹安排公共采光照明、小区绿化、健身场所、
街心公园等部位的适老化改造。公共交通标志标线应强化对老年人的
安全提醒,大型交叉路口的安全岛、隔离带及信号灯缺乏老人等候、
防滑倒等处理。
另一方面,重建设轻管理。社区为老服务配套设施不能实现集约
建设、集约使用、集约管理、资源共享,在运行管理上、软件服务上,
缺乏老年人的民主参与和支持,基层社会治理没有与老年友好宜居环
境建设有序衔接,而城市公共空间的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分散在公
安交管、交通建设、市政建设管理、园林绿化、水务(河湖水系)、文化体育、残联等多个职能部门,在治理理念及精细化方面与日本、
新加坡等国家还有很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