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
DB34/T766-2022
1 总 那么
为了节约能源,改善砌块热工性能,标准施工现场卸车、堆放时,为防止砌块破损,不得采用抛、翻、扔等装卸方法,应轻拿轻放,垂直吊运应采用带有网罩或围栅的吊盘;砌块应按品种、规格、强度级别分布整齐码垛堆放,,堆垛间应留有通道,并按规定进行标识;堆放场地要求平整枯燥,周边应做好排水,堆垛应采取遮雨〔雪〕措施,防止砌块雨〔雪〕淋受潮,也可堆置于室内或不受雨雪影响的枯燥场所;防止砌块现场二次搬运,当必须进行二次倒运时,宜采用平板或专用运输车。
砌块砌筑前,应在根底平面或楼层平面的阴阳角处精确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应说明砌块皮数,灰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窗台板、过梁、圈梁、预制构建等的标高,皮数杆间距宜为10m~15m,且要随时检查准确性。
砌块应采用专用砂浆砌筑,干法施工的砌块含水率不应大于15%;当采用湿法施工时,应控制砌块上墙前的平均含水率不超过25%,洒水湿润的上墙砌块表层含水深度以8㎜~10㎜为宜,通常采用在砌块砌筑前24h洒水,洒水量应根据施工时是季节、温度和干湿情况决定。禁止直接使用饱含雨水或浇水过量的砌块。
砌块墙体施工应采用双排外脚手架,内部宜采用移动式脚手架,严禁在墙体设脚手架孔洞。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不宜低于B级,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项 目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A
B
C
现 场
质 量
管 理
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经常到现场,或现场设有常驻代表;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
制度根本健全,并能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间断到现场进行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并持证上岗
有制度;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很少到现场进行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砂浆、混凝土强度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
试块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大
砂浆拌和方式
机械拌和;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
机械拌和;配合比计量控制一般
机械或人工拌和;配合比计量控制较差
砌筑
工人
中级工以上,其中高级工不少与20%
中高级工不少于70%
初级工以上
砌体施工前,在根底平面或楼面需砌筑砌块墙体的部位处,应对基层进行清理和找平,并弹处墙体中心线、边线与门窗洞口位置,按设计要求对砌块进行预排。
应配套砌块砌筑施工的机具,砌块的切割宜采用手提式电锯,非规格尺寸砌块严禁使用刀砍。
施工技术
砌筑施工时,宜用毛刷清理砌块外表浮灰〔或砂〕,处理干净后再铺砌筑砂浆。砌块组砌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不应小于150㎜,竖向同缝不应大于两皮砌块。
砌筑采用铺浆法,一次铺浆长度不得超过两块长度,铺浆应满铺,厚薄均匀,铺浆后立即浆将已铺有端头砂浆的砌块上墙,一次摆正找平、挤缝,并保证灰缝厚度。竖缝看采用挡板堵缝法施工,竖缝应填满,捣头刮平,且不得用水冲浆灌缝。应随砌筑随浆灰缝勾成深3㎜~5㎜的凹缝。
正常施工条件下,。
砌筑砂浆因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应均匀,砂浆应随拌随用。
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但不应大于12㎜,也不宜小于8㎜;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不得出现瞎缝、透缝、假缝。
需要移动已砌或被撞动的砌块时,应重新铺浆砌筑。
除需设置构造柱的部位外,砌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接槎时,应现清理槎口,在铺专用砌筑砂浆接砌。
当不能留斜槎时,除外墙转角除外,看从墙面伸出120㎜砌成直槎,并应沿墙高不大于600㎜或两皮砌块高度放置2Φ6的拉结钢筋,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700㎜,末端应有900弯钩。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禁止随意将斜槎改为直槎.
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砌体接槎处,必须将接槎处的外表清理干净,喷水湿润,并应填充专用砌筑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