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脚下,路在前方(足音) 唐继全《人民日报》( 2014 年 06月 05日 24版) 图为六小龄童。罗雪村绘“ 82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堪称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个奇迹。 1988 年首播以来,在央视和卫视重播次数多达 3000 多次,受到几代电视观众的喜爱。剧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 获得“中国电影电视十大明星奖”“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等殊荣, 并以一百多万张选票当选“中。他还先后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参加拍摄电视连续剧时间最长的主要演员”“收藏各类西游记藏品数量之最”。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 是绍剧猴王世家的正宗传人。其父章宗义, 艺名六龄童, 是猴戏艺术的传承人和一代宗师,被誉为“南猴王”,蜚声海内外。绍剧及猴戏艺术源自民间杂艺, 鲁迅笔下《社戏》中所描述的乡演场景, 就是绍剧前身的真实写照。章氏家族在继承前人经验和技艺的前提下, 经过四代人的努力,对“社戏”特别是猴戏艺术进行改良,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六小龄童自幼随父学艺, 苦练基本功, 在反复登台演出的过程中, 渐渐悟出了猴戏艺术的精髓。电视剧《西游记》是六小龄童的艺术和人生道路的转折点。他遵照父兄的嘱托, 将这视为实践和光大猴戏艺术的最佳时机。在前 25 集长达 6 年的艰苦拍摄中, 他饱尝痛苦和困惑, 在自我挑战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多次遇到险境, 在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悟出了人生的价值, 成为日后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我在网络上发表的一幅拍摄现场六小龄童带装喝汽水的照片, 让很多人感慨——六小龄童化一次装要花一两个小时, 化完装后无法吃饭, 为了节省时间,他只能吃点流食、喝点汽水充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六小龄童也曾在鲜花和掌声的包围中陶醉过, 在艺术道路上迷惘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他参加了一些影视剧的拍摄, 但一直没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但他很快清醒过来, 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发扬光大猴戏艺术。他先后协助出版了《两代美猴王》《猴缘》等多部图书,主演和拍摄了《猴娃》等电视剧。特别是《猴娃》的拍摄, 完成了他和家族缅怀英年早逝的小六龄童的心愿。六小龄童在这部反映其家族史的电视剧中饰演其父六龄童, 并荣获“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成为“金鹰奖”史上第一个两次获此殊荣的演员。作为大明星的六小龄童生活简单、质朴。一次, 他对我抖抖身上常穿的红色 T 恤说:“这十多元钱, 穿着舒适就行!”其实, 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 他就开始关注和收藏有关《西游记》和猴戏的艺术品。在他的收藏中, 有不少是在国内外花大价钱搜集到的孤品。他说, 看到这些艺术品渐渐散失很心痛,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抢救。 2004 年9 月,江苏淮安政府为“章氏猴戏”家族建造了 2700 多平方米的“美猴王世家艺术馆”。 2012 年6月,“上海六小龄童艺术馆”在上海奉贤区海湾旅游区建成, 三层楼近千平方米的面积,与《西游记》和猴戏相关的艺术品摆满了整个展馆。这些年, 他倾心传播“西游”文化, 连续出版了《六小龄童品西游》《听孙悟空说西游》, 改编出版《西游记》典藏版等, 反响很好。他先后到国内外 300 多所小学、近 200 所大学进行演讲, 给青少年们讲“西游”、谈理想, 畅谈自己对传播“西游”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以及“取经”路上的亲身经历,受到大家的热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