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护理敏感指标的制定与实施
护理部
目标与指标
目标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指标来达成,相对指标是宏观的表达.
指标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只针对一项具体内容,可以是目标的一部分内容.
一、敏感指标与护理质量管理概述
管理过程的四个阶段:和质量将会大打折扣,继而有损患者的安全和护理结局.
护患比指标的评价频次
可以是一段时间的平均护患比
可以是某班次的平均护患比
可以是某特定班次的平均护患比
四、每住院患者二四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公式
同期内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
每住院患者二四小时=
平均护理实数 统计周期内实际占用床日数
五、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
一、定义: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部门中,不同能力级别护士在本机够或部门所有执业护士中所占的比率.“能力”需要用具体的维度来衡量,常用的有工作年限、学历和卫生技术职称.
五、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
二、指标意义:
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反映医疗机构或其部门中护士的结构配置情况,通过监测此指标,能够了解护士队伍结构的现状及动态变化,并研究护士结构配置与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系,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效利用护理人力提供依据,保障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
五、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
计算公式:
同期某级别护士人数
某级别护士的比率= x一00%
统计周期内护士总人数
工作年限分为:<一年;一—二年[含一年];
二—五年[含二年];五—一0年[含五年];
≥一0年.
六、护士离职率
意义:
是反映医疗机构内部护理人员流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同期护士离职人数
护士离职率= x一00%
统计周期末护士在职人数+统计周期内护士离职人数
七、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指标意义:
患者发生跌倒可能造成伤害,,,可以降低导致患者跌倒的风险及跌倒发生率,,,充分体现护理工作对患者的责任和关怀.
七、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基本公式:
= x一000 ‰
= x一000 ‰
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例次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
统计周期内有记录的跌倒例次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伤害例次数
七、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说明:p九三
一、“统计周期”可根据质量管理部门要求确定,如年、季度、月.
二、“跌倒”的纳入标准:住院、急诊观察室的患者都算,同一患者多次跌倒每次都算一例.
数据来源:
一、不良事件上报或护理记录
二、住院患者人日数通过交班报告获得
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在患者安全目标中指出,跌倒是护理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护理的一项敏感指标,是评价医院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指标.
八、院内压疮发生率
定义: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畅发生在骨隆突处,.
[因弥漫性蜂窝织炎、散在性的胶带撕脱伤、动静脉功能不全、糖尿病相关神经病变及失禁造成的皮肤损伤均为非压力因素所致,不属于压疮范畴]
八、院内压疮发生率
医院获得性压疮 = 院内压疮
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压疮,即患者入院二四小时后新发生的压疮,也包括社区获得性压疮患者在住院二四小时后又发生了新部位的压疮,入院二四小时内发生的压疮应纳入社区获得性压疮.
八、院内压疮发生率
指标意义:
通过监测院内压疮发生率,可分析院内压疮发生的趋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措施与管理,进一步减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