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315M无线模块数据传输.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15M无线模块数据传输.docx

上传人:niupai11 2022/5/20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15M无线模块数据传输.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3 1 5 M 无 线 模 块 数 据 传 输 常用的近距离无线传输有很多种方式:1) CC1100/NRF905433MHz无线收发 模块;2)无线收发模块;3)蓝牙模块;4) Zigbee 系列无线模块;以上 1/2/3 模块,一个大概会收到一大堆的乱码,所以在软件上要加上帧校 验,否则可能会引起误触发。例如我的遥控小车,遥控器发送给小车的控 制命令只需要单字节,我在软件上使用 3 个字节作为一个命令帧,格式为 AT+命令字,只有连续收到A和T两个字符之后,后面收到的一个字符才 认为是有效的命令,否则认为是乱码,丢弃之。4)传输距离:发送端和 接收端都采用5V供电,天线使用一小段线圈的情况下,直线5米稳定传 输。更长的距离没有测试过,以后有空测试一下再补充。////////////基 础篇在这里:用廉价的315M遥控模块实现数据传输实验一:链路层协议 (友情提醒:如果你没有过通信调试的经验,看以下文字可能会觉得晕晕 乎乎的,请跳过本小节直接从第二节开始)用示波器查看315M接收模块 的输出波形,发现有以下规律:1)平时没信号的时候输出杂波(串口一 直接收到乱码);2)有信号的时候,输出发送模块送来的波形,但是最开 始的一个字节数据会有干扰;3)信号发送结束后,输出端会有 100ms 左 右的寂静期(输出低电平),然后重新输出杂波;4)数据发送期间,刚开 始的数据的输出波形比较干净,信号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干扰(串 口接收数据出现 1-2bit 的误码)。
根据以上特点,确定315M模块发送的帧结构如下:引导码+间隔15ms+帧 头+数据+校验位,解释如下:
1)引导码的作用:从没信号到有信号的开始阶段,数据会有干扰,所以 先发送几个字节的引导码。这样即使其中的1-2个引导码因为干扰而丢掉 也没有关系。接收端收到引导码不保存,自动忽略。我的盖革计数器协议 中,引导码为4个字节的字符‘A'。2)引导码+间隔15ms:保证从帧头 开始,输出信号的波形非常干净;3)帧头:告诉接收端一个帧的开始。
我的盖革计数器协议中,帧头为两个字符“AT”。帧头第一个字节跟引导 码相同,这样在接收端处理接收数据时可以自动忽略重复收到的字符
‘A'。4)校验:因为315M无线传输极易出现干扰,所以必须加上帧校 验,避免将干扰信号误认为是有效数据。我的盖革计数器协议中,采用异 或和的校验方式,具体为:将数据所有字节进行异或计算,取得一个异或 和作为校验位。5)检验的改进:经过大量测试发现,经常出现以下情况: 数据的某一个bit受到干扰,例如0变成1,而恰巧校验和的同一个bit 也同样因为干扰而由 0变成1,这样事实上收到了一位错误的数据,但是 检验却刚好正确,接收端误认为是正确的数据。为了避免以上的情况,将 校验和改为:异或和取反,即将数据所有字节进行异或计算,取得一个异 或和,再取反作为校验位。6)帧长:由于上面观察到的规律4,发送长帧 的时候容易出现误码,而发送短帧的时候正确率接近 100%。我的盖革计数 器协议中,本来采用长度为 12 字节的帧一次将一分钟/5 分钟/1 小时/1 天 测量平均值发送给PC机,后来改为长度为6字节的短帧,分4次发送4 个测量平均值。帧结构为:AAAA-15ms-AT-数据类型-数据高字节-数据低 字节-校验和。实验二: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