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5 古 诗 三 首
学习古诗的方法
通读全诗
逐字、逐句理解
读懂全诗的意思
背诵、默写诗
方法一
理解重点词、不理解词
说说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方法二
你还有什么好方法?请介绍。
京口瓜洲一水间,春色。
,想回家看看。
,低头思故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秋 思
唐
张 籍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诗人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朝诗人。字文昌。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有《张司业集》。
秋 思
唐
张 籍
jiàn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
zhònɡ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出发。 :思绪万千。 :打开信封。
注释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新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全诗的大意
思乡怀亲之情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古诗小擂台
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第二句中的“欲作家书”, 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予读者多么丰富的想象啊!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说明书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
秋天是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
江夔“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拓展与积累
交流与讨论
。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思情呢?
?他现居住在哪儿?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诗人居住地点的具体位置。
,你还能想起哪些思乡诗?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gēng
guō
**诗人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康熙时宰相明珠之子,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不久晋升一等侍卫,文武双全,尤长于词,为清初词坛巨擘,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词风接近李煜,清新自然,隽永超逸。有《通志堂集》《饮水词》。
我们读一读
要求:
,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
想象练写
要求:
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长相思。
我来思考
有人认为“夜深千帐灯”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界接近,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
二者都显出恢宏壮阔的气势,壮阔中透露出苍凉与孤寂之感。
前者侧重写相思之愁苦,此情深挚婉丽;较“大漠、长河”一句的雄浑壮阔的景象和充满张力的内涵,则相对纤细、单薄。
畅所欲言
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我们来欣赏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交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