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熟市琴湖小学
琴小政〔2012〕25号
★
常熟市琴湖小学
特色项目建设(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是新世纪具有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黄金般记忆年段,指导孩子诵读大量的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改变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
二、实施目标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了解并热爱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力等。
4、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学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实施原则
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体性原则:学校全体学生、全体教师人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的全过程中。
2、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3、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认知水平、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4、自主性原则:鼓励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5、创造性原则:在课程整合和课内外结合方面独辟蹊径,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读书与积累的形式,提高活动成效。
四、实施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全校学生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审美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还要认识到,经典诵读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与各班级要结合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
在氛围渲染方面,要做到:用古诗文、书画作品、名人挂像等布置在学校走廊、墙壁等,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传情。班级黑板报、学校宣传栏要开辟读后感、“诗歌鉴赏”、“心得交流”、“每周一诗”和“成语沙龙”等栏目,展示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成果。要在学校网站、学校雏鹰电视台开辟经典诵读专题栏目。要随时向家长汇报学习经典情况,将经典诵读作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父母和孩子互动带诵,温故知新。
在“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方面,要做到: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的重大演出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与四季轮回、社会时政、精神文明建设要点相结合,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学生耳熟能详,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