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分析.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2/5/2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通信平台等电子通信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人民群众深受其害,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甚至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本文以象山县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通信平台等电子通信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人民群众深受其害,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甚至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本文以象山县近五年该类犯罪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以期对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工作提出参考意见。
一、基本情况
2014年至2018年,象山县院共受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84件283人,%和4%。其中2014年受理5件11人,2015年受理5件5人,2016年受理15件58人,2017年受理27件97人,2018年受理32件112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逐年递增,2016年山东徐玉玉案爆发后国家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受案的件数和人数都开始进入了迅猛增长的态势。
二、特征分析
(一)涉案人员情况分析
(1)从年龄和性别分布上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特点较明显。在上述区间内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共283人,其中90后201人占比71%,80后77人占比27%,70后5人占比2%,涉案人员均为青壮年;女性嫌疑人85人,男性嫌疑人198人,两者比例为3∶7,同期其他犯罪女性嫌疑人占比不足10%。
(2)从嫌疑人的户籍地,我院受理的互联网侵财犯罪的区域性相对集中。在上述区间内的涉案人员以外省为主,经统计两湖地区最多共计75人,其次是江苏37人,安徽35人,浙江省内23人,江西和福建都是19人,其他地区都是个别人员分布较散。
(3)从嫌疑人的学历上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占比较高。在上述统计区间内,我院受理刑事犯罪案件涉案总人数为7014人,其中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的人数为714人,占比10%,涉互联网侵财犯罪的人数为283人,其中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的为67人,%。
(二)案件特点分析
(1)从作案模式来看,角色分工明确,多以团伙形式呈现。2016年互联网侵财犯罪人数之所以出现井喷式增长,主要是国家加大对电信诈骗团伙的打击力度,这类犯罪一般都有固定场所,从表面上看有些更是包裹合法公司的外衣,他们责任分工到位,角色扮演明确,以团伙形式呈现。经统计,从2016年开始我县共打击掉电信诈骗团伙6个,涉案人数200多人。
(2)互联网的虚拟性,导致网络侵财犯罪取证困难。我县打击掉的诈骗团伙,均是以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被害人之间单向联系,没有其他载体可以记录犯罪过程,使得定罪取证非常困难,不捕率较高。经统计,2014年至2018年报请逮捕307人,其中不批准逮捕81人,%,%。
三、原因分析
(一)地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犯罪率上升
从数据统计上看,两湖地区、江苏北部、安徽、江西和福建部分山区都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就业环境恶劣,人均收入偏低,出外打工的年轻人享受过发达地区的生活后回到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