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科学制定目标成本指标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徐慧娥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国内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至今日,公司学习并实践目标成本管理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十多年的摸索、总结与改善的过程中,公司形成缺乏严谨性
不可控成本是指不能由一个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所控制,不受其工作好坏影响的成本。从不可控成本的概念上看,不可控成本是无法控制的成本,是不论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下都会发生的成本。目标成本考核中将不可控成本列入到考核范畴,与可控成本捆绑在一起进行考核,失去了成本考核的意义。
3 目标成本考核方式缺乏合理性
对责任单位的考核,不论是原材料消耗还是成本费用均采用捆绑式的考核方式,即不区分项目和内容,考核方式和奖惩方法均一致。例如,成本中心按月进行考核,按总成本(除检修费、办公赀、差旅费、其他)的节超支额的2%加扣当月奖金,费用中心按季考核,按费用节超支额的1%加扣当月奖金。没有针对具体的费用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细分,容易让责任单位占空子。
三、目标成本考核方式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目标成本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总结经验,认真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改进。
1 结合实际制定目标成本指标
近几年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进行技改,将装置进行改进,以往财务数据已经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年初制定目标成本原料消耗指标时,结合装置的技改情况以及最优的性能考核指标,同时向生技部门提出,要求其提供通过技改后能够达到的水平,三者结合考虑,通过目标成本小组成员讨论确定消耗指标作为目标成本的消耗指标,
在费用指标的制定过程中,结合前三年情况,多方位的了解现场情况,详细了解机物料、媒介物的消耗情况,以及装置的预计检修情况。同时对于频繁使用到的物料对其进行市场跟踪调查,了解其未来的可能的市场价格,合理预计2009年的使用量,然后核与成本中心费用指标。结合实际,严格费用管理,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指标,
2 划分目标成本考核范畴
成本按照可控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对于不可控成本是公司无法控制的成本,将这一部分列入考核范畴,缺乏严谨性。2009年将成本项目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对于不可控部分不列入考核范畴,考核的仅仅只是可控成本部分,
3 细分目标成本考核项目
笼统的捆绑式的考核是缺乏合理性的,它只会使考核流于形式,对成本中心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促进作用。结合成本的各个项目,以及各个项目费用的使用情况,对目标成本考核项目进行了细分,更加严格了考核标准。例如,成本中心按月考核,原料消耗按原料成本节超支额的1%,加扣当月奖金。检修费用、机物料、媒介物按节超支颉的8%。,加扣当月奖金;办公费、差旅费按节超支额的8%,加扣当月奖金,其他项目按节超支额的5%。,加扣当月奖;所用氮气单独考核,按节超支的5%,加扣当月奖金。费用中心按季考核,检修费用、办公费、差旅费按节超支额的5%,加扣当月奖金,其他项目按节超支的]%,加扣当月奖金。同时对成本费用总额超支15%以上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大修期间除外)。该考核细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仅以二车间氮气为例,2009年]-8月份,使用量为85万立方,而去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