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淮海技师学院教案
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流水号:
授课日期
授课教师
陈德池
班 级
综高11机电2
综高11计算机
课程
电工基础
课题:§淮海技师学院教案
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流水号:
授课日期
授课教师
陈德池
班 级
综高11机电2
综高11计算机
课程
电工基础
课题:§4-3、4-4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量
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电容器的储能特性及其在电路中能量的转换规律
2、掌握电容器中电场能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1、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
和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电容器质量的判别
2、电容器中电场能量计算式的推导
授课方法:讲授法 练习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 黑板
教学后记:
板 书 设 计
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
教 案 纸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学时分配
课前复习:
1.串联电容器的总电容、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的计算公式。
2.何种情况下需要把电容器串联起来?何种情况下需要把电容器并联起来?
3.P64习题: 1.是非题(3)~(8)。
2.选择题(4)~(7)。
第三节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一、电容器的充电
开关S合向1,电容器充电。
1.现象:
(1)白炽灯开始较亮,逐步变暗。
(2)的读数由大变小。
(3)的读数变大。
(4)最后指向0,的大小等于E。
2.解释:
电源正极向极板供给正电荷,负极向极板供给负电荷。电荷在电路中形成定向移动,产生电流,两极板间有电压。
S刚合上时,电源与电容器之间存在较大的电压,使大量电荷从电源移向电容器极板,产生较大电流,随着电荷的增加,电压减小,电流减小。当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时,电荷停止定向移动,电流为0,灯不亮。
二、电容器的放电
S合向2,电容放电。
师生问好
2
教 案 纸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学时分配
1.现象:
(1)开始灯较亮,逐渐变暗,直至熄灭。
(2)开始较大,逐渐变小,电流方向与刚才充电方向相反,直至指示为0。
(3)开始指示为E,逐渐下降,直至为0。
2.解释:
放电过程中,由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使回路中有电流产生。开始这个电压较大,因此电流较大,随着电容极板上的正、负电荷的中和,极板间的电压逐渐减小,电流也减小,最后放电结束,极板间不存在电压,电流为零。
3.结论:
当电容器极板上所储存的电荷发生变化时,电路中就有电流流过;若电容器极板上所储存的电荷量恒定不变时,则电路中就没有电流流过。电路中的电流为
i = = C
三、电容器的质量判别
1.用R ´ 100或R ´ 1k挡。
2.将万用表分别与电容器两端接触,指针发生偏转并回到接近起始的地方,说明电容器的质量很好。
3.若指针偏转后回不到起始位置的地方,而停在标度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