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SAS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24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SAS技术.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22/5/22 文件大小:2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SAS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SCSI技术,正逐步走入我们的视线。按照行业预期,SAS磁盘很快将取代目前的SCSI磁盘甚至FC磁盘而成为主流磁盘类型。可惜现在对SAS技术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应用层面,很少有具体的技术介就比目前主流的64位133MHz PCI-X总线还要快。
SAS磁盘上的端口也与并行SCSI有很大区别,倒是跟SATA磁盘的端口外观非常像。接脚最多的一组是电源接口,接脚较少的一组是SAS磁盘主端口,位置都与SATA磁盘电源和通讯端口完全一致。SAS磁盘与SATA磁盘接口的唯一区别是SAS磁盘还有第二个冗余端口,而SATA磁盘则只有一个端口。
说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个问题。既然SAS磁盘与SATA磁盘的端口数量都不一致,SAS背板又如何完整的兼容SATA磁盘呢?
不错,如果将SATA磁盘直接插入SAS背板,那么背板上的冗余端口将会悬空,也就是说SATA磁盘只连接在一个控制器上。这样虽然阵列控制器或主机可以使用这些SATA磁盘,但从结构上将无法实现冗余

为此,一些提供SAS磁盘阵列的厂商,在兼容SATA磁盘时都在SATA磁盘托架上附加一个小小的电路板,我们姑且称之为“端口选择器”。其作用就是将SATA磁盘上的单端口与两路SAS同时连接,从而保证前端控制器或主机故障切换时,SATA磁盘仍然能保持连接。
当然物理连接的一致,只是SAS兼容SATA的必要条件。实际上,在整个SAS协议栈中从物理层到应用层,都贯穿着一套用来兼容SATA的协议。这套协议被称为STP(Serial ATA Tunneling Protocol)即“SATA隧道协议”。从这个命名就可以看出,
SAS兼容SATA的方式其实就是在从磁盘端到主机端整条链路上,为SATA磁盘特地开辟出一条隧道。
除了端口设计,SAS和SATA磁盘的供电接口也可能是读者的疑问。如果SAS和SATA接口中已经包含有供电接脚,传统的四针式电源是否还有用呢?
对磁盘阵列来说,答案显然是没有。外置磁盘阵列早在SCSI和IDE年代,就已经不使用四针式电源接口了。但是服务器内部的非热插拔磁盘一般都采用这种接口,而且目前市面上一些SATA磁盘也带有这种电源接口。这是因为SATA ,还没有完全取代四针电源。无法摆脱四针式电源,就无法直接支持热插拔,因此SATA ,不支持外部连接。不过这些都已经是历史,现在的SAS和SATA II版本中,四针电源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看过SAS设备外观,我们再看看SAS内部的一些工作原理。首先,让我们先搞清楚三个名词——“设备”(Device)、“端口”(Port)和“phy”。
“设备”就是指SAS连接末端的物理设备,可以是磁盘,也可以是主机里的SAS适配器,但不是Expander设备。暂时不晓得Expander为何物的读者不要着急,后面会介绍到。
“端口”是半物理半逻辑的概念。一方面,每个端口都对应一条实实在在的物理连接线;另一方面,每个SAS端口都有一个唯一的64位地址。这个地址的格式跟光纤通道里的WWN(严格的说,应该是WWPN,WWNN对应的更像SAS“设备”名)格式完全相同,由24位公司标志和40位厂商自定义字段构成。
“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