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香河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早在六千年前就有人在此居住。其建制远溯辽宋, 辽太宗在此设淑阳郡,时城东南滨水,掬觉微香,故名香河,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明朝燕王朱棣曾有意在此建都,后因统兵北上,在此留下一大憾事。香河自古钟灵毓秀, 人文荟,并将铁佛的断臂用铜质修复,用铁索将铁佛拦腰琐住。每当敲钟时,发出的 是“铁佛堂”的声音。无疑铁佛还惦记着香河一带的百姓。日后,铁佛堂四周有民定居,
名为铁佛堂。
■安头屯的传说
■安头屯过去叫湾屯,村北有一大片坟地,相传是黄陵。在黄陵内,有个石头人。一 天,村中几个女孩子挖野菜,见了石人相互戏言:谁的菜篮子套上石人,谁就是石人的 妻子。于是,几个女孩便轮流往石人头上仍菜篮子。可巧,被安氏之女的菜篮子套住了。 那石人在当天夜间就来到安氏家中,与其女结为夫妻。第二年,安氏之女生下一男孩, 随母姓取名安敬思。敬思长到七、八岁时,听说其父是石人,便问其母。母不隐瞒,如 实相告。敬思听后,背着其母跑到皇陵,挥拳将石人脑袋砸掉,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 几经周折,来到云南,被晋王李克用收为义子,改名李存孝封为十三太保。后来,李存 孝功成名就,回家祭祖时,复把石人脑袋安上。至此,湾屯改名安头屯。
七的传说
七郎塔,即香河城南于辛庄村栖隐寺塔。相传是为纪念杨七郎击退辽兵而修。塔内 有杨七郎神像。北宋年间,香河一带是宋辽交战的主战场。一天,大股辽兵入侵,闻有 七郎塔便胆战心惊,不战自败,仓惶北逃。
义井
相传,唐王李世民率十万大军远征高丽,途径一片沙漠,兵马盼水止渴。忽然见到 一口水井,井边有石槽,井水清澈如镜,甘甜可口。十万大军饮用,取之不竭。因此被
唐王封为义井。后井旁民居成村,从此定为村名。
扁城的由来
■ 扁城村位于安平西北三公里处,相传明嘉靖年间,相国严嵩相中了此地,修了一座 府邸,供他的妻妾、爱女居住。府邸仿照皇宫建筑,亭台楼榭,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富丽非凡。府邸虽好,但毕竟天地狭小。严嵩的爱女耐不住府中的寂莫,总想外出游玩, 观赏外面的世界。可堂堂是相民百姓面前抛头;露面呢?可要严嵩拗不 过自幼娇宠的爱女,只好又选址修建了一座花果园(在今安平镇四街),供爱女游玩。为 防小姐见到外人,由府邸到花果园筑了夹道高墙。远望像是一座扁形的城堡,当地人管 它叫扁城。后来,严嵩失势被抄,府邸荒芜,扁形城堡坍倒要夷平,在此形成村落,村 名仍叫扁城。
■黄院的传说
■相传,明代有一个皇家女儿,在一座寺庙带发修行,人们就管这座寺庙叫皇姑庵。 后来,庵旁渐渐有了人家,皇姑庵便成了村名。皇姑生前常施舍钱物周济穷人,深受村 民爱戴。皇姑死后,村民便把皇姑葬在了村西。为怕有人偷棺盗墓,就在墓地盖防圈院, 派人看护,遂将村名改叫了皇家院。叫来叫去,人们就把皇家院叫成黄院了。
王二奶奶的传说
据说,王二奶奶的娘家是香河县城东南的乔各庄,婆家是城南的雀林院。她会接生, 会看病,每天骑着毛驴为乡亲驱病除灾。后来在丫髻山(今属平谷县)修行成佛,仍然护 佑乡里。有关她的传说,至今众口皆碑。
■李存孝与王彦章
■潮白河边上有一个使船的大汉叫王彦章,此人身高八尺,力大无比,手使的船篙是 两丈多长的大铁棍。一天,李存孝随母过河,当船行至河中心,王彦章发现李存孝蹲在 船头,用手指抠船上的钥钉,一转眼抠了一堆。王彦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