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傣族的习俗料.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傣族的习俗料.doc

上传人:jiqingyong11 2017/4/9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傣族的习俗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傣族的****俗资料宗教信仰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而且信的都是佛教中的南传上座部教,亦称小乘佛教。据说,南传上座部佛教是由一位叫阿朱打拉西的人传进来的,至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傣族称宗教为“沙煞纳”, 把他们信仰的佛教叫做“沙煞纳帕召达麻”。帕召达麻指的就是佛祖乔答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在西双版纳,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宗教****俗, 那就是傣族男子都要出家为僧, 认为这样才算有教化, 不野蛮。并且只有当过和尚的男子, 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睐。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岁入佛寺,三、五年后还俗。当他们穿戴一新由亲人护送, 吹吹打打, 在众人欢笑声中进入佛寺,便自豪地认为已经开始得到了佛的庇护,能长大成材了。然后他们剃去头发, 披上袈裟,开始平静地诵读经书,学****文化,自食其力。而在现在, 因为 9 年义务教育, 小男孩们便白天上学校学****汉语等科学知识,晚上在佛寺学****傣族文化,很辛苦的。民族文化历法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 有古老的贝叶经。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 638 年, 即公历的 639 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 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医学傣医(傣族) 、蒙医(蒙古族) 、朝医(朝鲜族) 、维医(维吾尔族) 、藏医(藏族) 、壮医(壮族) ,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六大民族医药体系。文学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戏剧傣剧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市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区。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 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清末, 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个傣戏班。不久, 傣剧流传到德宏其他地区, 德宏十个土司衙门先后建立傣戏班, 建造戏楼。与此同时, 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 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新中国建立后, 傣剧有了新的发展。 1960 年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潞西县傣剧团成立, 1962 年扩建为德宏州傣剧团。 1962 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 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 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其没有多大兴趣。傣剧在传承方面的困难日益凸现 2 民族节日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 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目。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 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 并大摆筵席, 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 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 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关门节“关门节”傣语叫“进洼”, 意为佛祖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 每年傣历 9月15 日(农历 7 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 3 个月。相传, 每年傣历 9月, 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 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 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 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 踏坏了百姓的庄稼, 耽误他们的生产, 百姓怨声载道, 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 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 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 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 规定在这 3 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 只能忏悔, 以赎前罪。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开门节“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 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惯, 类似于中原佛教的解复。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 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民族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 进入傣家竹楼, 要把鞋脱在门外, 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 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 不能进入主人内室, 不能坐门槛; 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 也不能用脚踏火; 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 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 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