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人体寄生虫第二讲蠕虫.ppt

格式:ppt   大小:25,119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体寄生虫第二讲蠕虫.ppt

上传人:太丑很想放照片 2022/5/22 文件大小:24.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体寄生虫第二讲蠕虫.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习目标
、钩虫、蛲虫及鞭虫的生活史。
、 感染方式及寄生部位。
的生活史,描述本节所学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第一页,共七十七页。
十三页,共七十七页。
三、致病
1. 约85%感染无症状
2. 幼虫致病
  1) 机械性损伤:幼虫移行
  2) 临床表现:咳嗽、发热等
3. 成虫致病
1) 夺取营养及粘膜损伤
2) 毒性作用及变态反应:气喘、失眠、皮疹等
3) 并发症(蛔虫钻孔习性):
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七页。
三、致病
3. 成虫致病
3) 并发症(蛔虫钻孔习性):
  


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七页。
三、致病
并发症
(国内报告8468例)
胆道蛔虫症 4556例(%)
蛔虫性肠梗阻 2337例(%)
蛔虫性胰腺炎 17例
蛔虫性阑尾炎 143例
蛔虫性哮喘 1352例
蛔虫性肝脓肿 33例
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七页。
四、诊断
病原学检查
在粪便中查到虫卵、成虫
或在痰液中查到幼虫即可确诊
 
直接涂片法:一片80%的诊断率
        三片95%
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七页。
五、流行病学
1. 流行环节
1) 传染源:粪便中有受精的人
2) 传播途径:粪便污染食物、水源,经口感染
3) 易感人群:所有人群
2. 蛔虫广泛传播的因素
1) 虫体本身:20万卵/虫/天;
卵在外界抵抗力强;
直接型生活史
 2) 人为因素:卫生环境;人粪肥;经济状况
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七页。
六、防治
传染源-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传播途经-粪便无害处理
防止含虫卵的粪便污染食物、
蔬菜、水源
3) 易感人群 - 改善卫生,防止感染
阿苯达唑(丙硫咪唑,肠虫清) 400mg
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七页。
患者,男,30岁,2005一04—05主因食欲不振,失眠半年,加重一个月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胃脘胀闷、上腹痛、痛无定处、胃中嘈杂,晨轻暮重,失眠,白天萎靡不振,严重影响工作。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门诊考虑“胃神经官能症”,给予治疗消化不良、调节神经等药物,效果不佳,患者情绪低落,后辗转几家医院均考虑为 “抑郁症”,给予阿米替林等药物治疗,睡眠仍欠安,易醒,食欲不振,乏力,浑身酸软,后求诊中医,中医辨证属郁证,为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方用逍遥散加减,连服2周,情绪稍有好转,后因服药不便,停服中药。一个月后大便中发现蛔虫,确诊为“蛔虫病”,服用肠虫清2片,顿服,患者服药后症状消失,追问病史,发病前曾食涮羊肉,之后不久即出现上述症状。
第三十页,共七十七页。
1. 蛔虫并发急性胰腺炎?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七页。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七页。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七页。
鉴别诊断
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七页。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七页。
十二指肠钩虫、东方毛圆线虫和粪类圆线虫3例重度感染的记述 2010年6月22日厦门大学学报
从病原学、个案感染史、症状和体征等方面,对近几年寄生虫病项目进行调查,确诊了十二指肠钩虫、东方毛圆线虫和粪类圆线虫各1例重度感染者,其每克粪虫卵数(EPG)分别为3 744,3 016,4 ,前者是其他医院误诊的对象,,%,应引起高度关注.
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七页。
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七页。
钩虫感染有血便?
钩虫只寄生在十二指肠?
粪检虫卵阴性能排除钩虫病?
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七页。
钩 虫
一、特点
二、形态
三、生活史
四、致病
五、诊断
六、流行与控制
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七页。
钩 虫
一、特点
1. 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us)
2. 世界性分布
3. 小肠内寄生,致人体慢性失血(贫血)
第四十页,共七十七页。
二、形态
成虫形态
小型线虫:活时淡红色,死后灰白色
长约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