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计算机网络概论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
技术准备阶段完成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方面的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残生做好技术准备与理论基础。
网络互联阶段的建立与分组交换技术的提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网络标准化阶段出现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问题,OSI参考模型的出现对网络体论体系形成与网络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发展阶段作为世界性的信息网络已渗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全球信息高叔公路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准备。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资源共享的观点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因此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由主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通信子网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拓扑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计算机网络拓扑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的类型可分为: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与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广播信道通信子网:总线型、树形、环形、无线与卫星通信型。点点通信子网:星型,环形,树形,网状。
点-点线路通信子网拓扑的4种拓扑构型
1)星型拓扑结构的特点
在星型拓扑结构中,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与中心节点相连。
2)环型拓扑结构的特点
在环型拓扑结构中,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联结成闭路的环。
3)树型拓扑结构的特点
实际是星型拓扑结构的拓展。
4)网状型拓扑结构的特点
无规则型,点-点之间的连接是随意的,无规律的。
广播式网络与点-点是网络的定义
广播式网络:在广播式网络中,所有连网的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通信信道发送保文分组时,所有其他的计算机都会“收听”到这个分组。
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相反,在点-点式网络中,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假如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线路,那么它们之间的分组传输就要通过中间结点的接收、存储与转发,直到目的结点。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定义
按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一下三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局域网:局域网用于将有限范围内(如一个实验室、一栋大楼、一个校园)的各种计算机、终端与外部设备互连成网。
城域网:城市地区网络常简称为城域网。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
广域网: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它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广域网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概念
网络协议是指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定、约定与标准。网络协议的3个组成要素是:语法、语义与时序。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机构语格式,语义是需要发送的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或响应,时序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层次与接口是网络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概念。层次是人们对复杂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层自建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对于结构复杂的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层次结构模型。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层包括的可能的服务。OSI的服务定义详细地说明了各层提供的服务,各层提供的服务于这些服务是怎样实现的无关。OSI标准中的各种协议定义了应发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什么过程来解释控制信息。但是,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
OSI参考模型划分层次的主要原则
OSI参考模型划分层次的主要原则是:(1)网络个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4)每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不通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处理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控数据出错率。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是由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3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为数据在节点之间传输创建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