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教育学.doc

格式:doc   大小:7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学.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4/10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广义) 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 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 ①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的最基础性的条件; ②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重要的社会条件;③人类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教育是人类特殊的交往活动;④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是学校的出现;⑤教育的两种形态: 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依然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⑥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⑦ 20 世纪以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终身化、面向未来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前景提供教育保障、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3、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1) 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①形式上, 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②制度化教育的典型特征是学制的建立。③学制是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③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人才的全球性流动、竞争与合作, 教育机构的跨国设立,国际化网络教育兴起以及国际学分、学位的互认。) 4、教育发展的历程:(1) 古代教育①古代中国最早夏代, 学校教育形成; 西周以后建立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有“国学”、“乡学”之分, 形成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隋朝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是教材和科举的依据;光绪 31年( 1905 ) 科举废、学堂兴。②古代埃及设置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③古代雅典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④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象征性、刻板性。(2 )文艺复兴后欧洲教育:以人性反神性、以科学理性反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封建专制、以平等反等级观念。(3) 近代教育: 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教育的世俗化, 从宗教分离; ③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4) 20 世纪以后的教育:①教育的终身化。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②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 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③教育的民主化。指教育机会均等( 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 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 ;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④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多元化; 是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 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①孔子的教育思想: 体现在《论语》中; Ⅰ、重视后天教育,“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Ⅱ、以“仁”为核心和道德标准,服从周礼, 强调忠孝和仁爱;Ⅲ、继承西周六艺传统, 科目是诗、书、礼、乐;Ⅳ、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Ⅴ、学****与思考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Ⅵ、学****与行动结合, 学以致用。②先秦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说知指靠类推与明故的方法获得知识。③道家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④《学记》是世界最早系统论述教育学的专著:a、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和经验;b、系统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 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方法,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c、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开而弗达”。(2 )西方古代教育思想①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答法: 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②柏拉图教育思想代表作《理想国》, 灵魂由理性、意志、情感组成。理性是灵魂的基础, 表现为智慧; 意志表现为勇敢; 情感表现为欲望。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