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雄安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雄安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研究.doc

上传人:刘禅 2022/5/2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雄安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雄安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农民成为失地农民或被征地农民。失地农民不同于农民和城市居民,其养老成为难题。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开发建设过雄安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农民成为失地农民或被征地农民。失地农民不同于农民和城市居民,其养老成为难题。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同样难题。如何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生活,构建适合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体系,是值得探讨的社会性问题。
关键词:雄安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3-005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2017年4月1日,我国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涉及保定市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的37个乡镇,。雄安新区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地域,以建设绿色智慧城市为目标和方向,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信息发达的现代化城市。
1 雄安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
被征地农民政策保障情况
对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目前存在3种模式。第一种为直接纳入现有保障体系中。被征地农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同等级,也可以根据工作情况选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第二种模式为建立专门适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例如以入股分红方式,让失地农民参与红利分配。第三种模式为企业和农民直接对接。企业将征收土地的一部分资金,为被征地农民一次性购买被征地保险,以保障其未来养老权益[3]。
雄安新区对被征地农民采用的补偿办法有两种,一种为一次性补偿,一种为上述第二种模式,采用入股方式让被征地农民共享新区发展成果。
被征地农民再就业保障现状
2017年河北省人社厅印发《雄安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实施方案》,促进雄安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工作。从培训模式上来看,择优确定培训中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高等院校、技工院校等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联合施教,结合雄安新区被征地农民自身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涉及公共服务、新兴产业、手工业、现代服务技能、“互联网”新业态及创业等。培训涉及产业有家政服务、养老护理、育婴、交通、保安、物业、绿化、快递、电子商务、美容美发、餐饮、旅游、营销和管理等[4]。
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现状
为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权益,我国出台《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确定参保人群为16~60周岁且未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人。缴费方式为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比例为2∶3∶5。对60周岁以上男性或55周岁以上女性,个人可以不缴纳保险费,当地政府社保部门从土地征用款中扣除部分资金购买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为15年。鼓励45周岁以下男性或40周岁以下女性再就业,使被征地农民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再就业后加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项目。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100~800元的分档次缴费。根据2017年河北省相关规定,农村居民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