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ppt

格式:ppt   大小:2,696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ppt

上传人:qinqinzhang 2022/5/23 文件大小:2.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学系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实验原理
免疫浊度法是可溶性抗原、抗体在液相中特异结合,产生一定大小的复合物,形成光的折射或吸收,测定这种折射或吸收后的透射光或散射光作为计算单位。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学系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实验原理
免疫浊度法是可溶性抗原、抗体在液相中特异结合,产生一定大小的复合物,形成光的折射或吸收,测定这种折射或吸收后的透射光或散射光作为计算单位。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免疫比浊法分类
当一束光
线通过溶
液受到光
散射和光
吸收两个
因素的影
响而使光
的强度减

透射比浊法:
在光源的光路方向(00)
测量透射光强度和被检测
溶液微粒浓度关系的方法。
散射比浊法:
在光源的光路方向(50-960)
角的方向上测量透射光强度
和被检测溶液中微粒浓度关
系的方法。
第三页,共二十三页。
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光路
检测器A
检测器B
IC
I0

I
θ
透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一)基本原理
是个极其简单的方法。在抗原过量情况下,与待测样品中相应的Ig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可溶性复合物,使反应介质的浊度发生改变。
测量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被吸收的量。读数以吸收单位(A)或OD值表示,A值反映了入射光和透射光的比率。待测物中Ig含量可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得出。
待测样品中的抗原含量与吸光度呈正比,而与透射光呈反比。
反应在PEG的作用下,加速复合物的形成。
免疫透射比浊法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透射比浊法测定原理
光 源
诱导剂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样品
光电计
滤光片
光源
透射比浊法测定原理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透射比浊法的缺陷:
(1)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分子太小则阻挡不了光线的通过。
(2)溶液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数量要足够多。如果数量太小,溶液浊度变化太小,对光通量影响不大。
(3) 透射比浊是依据透射光减弱的原理来定量的,因此只能测定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检测仍需抗原-抗体温育反应时间,检测时间较长。
光通量是每单位时间到达、离开或通过曲面的光能数量
第八页,共二十三页。
原理
散射比浊法
在入射光的一定角度检测粒子发出的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IC的含量呈正比。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散射比浊法测定原理
增 加 散 透 率 : 660nm 测 定 散 射 光
聚集形成
诱导剂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散射光测定
检测器 (LED)
光电计
样品
100 %
0 %
时间
散射光强度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速率散射比浊法
(一)基本原理
— 是测定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动态过程。
— 所谓速率,是在单位时间内抗原抗体结合形成
复合物的速度。将各单位时间内形成复合物的
速率及测定的散射信号连接在一起,即是动态
的速率比浊分析。
— 当仪器测定到某一时
间内形成速率下降时,
即出现速率峰,该峰
值的高低,即代表所
测抗原的量。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CONCENTRATION
RATE
在速率峰基础上完成的标准曲线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方法评价:
敏感度高
快速(不必达平衡)
抗原抗体结合的动态测定,理论上测定不受本底散射信号的影响
可检测微量样品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原理

让抗原抗体作用一定时间,使其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定其IC形成的量。IC的浊度不再受时间的影响,但反应IC聚合产生絮状沉淀之前,进行浊度测定。
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
散射比浊法的缺陷
(1)因为是一次性测定光吸收值,没有考虑每一个待测样本的吸收和散射效果,可测定结果不准确
(2)测定的仍是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不适合快速检测。
(3) 终点法存在反应本底,测定样本的含量越低本底比例越大,故在微量测定时,本底的干扰是影响准确测定的重要因素。
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
影响免疫比浊测定的因素
1、抗原抗体比例
2、抗体的质量
抗体的特异性、效价、亲和力
3、反应的溶液
4、增浊剂的使用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1、透射比浊操作简便,适用于普通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普通的分光光度计,几乎所有的实验室均能开展。不足的是灵敏度和精密度均不够理想,所需的抗血清量大,检测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