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多种自身抗体+多系统受累。
化等因素而加重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治疗——中型SLE
糖皮质激素:-1mg/kg/d
免疫抑制剂:①-15mg 每周一次;②硫唑嘌呤1-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治疗——重型SLE
诱导缓解+巩固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mg/kg qd(病情稳定后2周或疗程8周内,开始以每l-2周减10%的速度缓慢减量. qd ,减药速度按病情适当调慢;如果病情允许,泼尼松维持治疗的剂量尽量<10 mg,疗程长,应注意副作用)
②环磷酰胺:-1g/m2+NS,3-4周一次,6-12月后改为3个月一次维持1-2年(要求白细胞低谷≥)
③霉酚酸酯(MMF):IV型LN,1-2g/d分2次口服
④环孢素:V型LN,3-5mg/kg/d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
治疗——狼疮危象
大剂量甲强龙500-1000mg qd x 3d一个疗程,间隔5-30d,-1mg/kg/d。
需联合免疫抑制剂。
①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防治感染,纠正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保护重要脏器,必要时需要透析支持治疗。肾穿:对明显活动、非肾脏纤维化或硬化等不可逆病变为主的患者,应积极使用大剂量甲强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②神经精神狼疮:排除感染,抗精神病、抗癫痫药物。抗心磷脂抗体相关神经精神狼疮,应加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全身血管炎明显活动,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中枢狼疮包括横贯性脊髓炎在内,可试用地塞米松10 mg或联用甲氨蝶呤10 mg鞘内注射,每周1次,共2-3次。
第十页,共二十四页。
其他治疗
国内有临床试验提示来氟米特对增生性LN有效;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提示利妥昔(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部分难治性重症SLE有效,并可塑成为新的SLE诱导缓解药物;
血浆置换、自体干细胞移植不宜列入SLE诊疗常规,应视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妊娠生育
在无重要脏器损害、病情稳定1年或1年以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停药半年,激素仅用小剂量维持时(≤10 mg/d)方可怀孕。
妊娠后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加大激素剂量,泼尼松龙经过胎盘时被灭活,但是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故不宜选用;妊娠后期可选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有习惯性流产病史和抗磷脂抗体阳性的孕妇,可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50~100 mg/d),和(或)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防止流产或死胎。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儿童SLE较成人病情重,更易累及重要器官,尤其是肾脏、心脏和神经系统。
LN:发生率40-90%,蛋白尿60-70%,镜下血尿40-50%,病理最常见弥漫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血液系统:发生率50-75%,贫血60-80%,白细胞减少20-50%,血小板减少30%。
神经系统:发生率17-95%,头痛、情绪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惊厥等。
心血管系统:%,心肌炎10-15%,冠心病4%,肺动脉高压5-14%。
呼吸系统:发生率50%,胸腔积液15-40%,间质性肺炎、弥漫性肺泡出血、ARDS等。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儿童SLE治疗
轻型:NSAIDs,HCQ(4-6mg/kg/d ),MTX,GC。大部分需加用激素。
中型:足量GC,维持期联合免疫抑制剂MTX,硫唑嘌呤(AZA),来氟米特等。
重型:甲强龙(15-30mg/kg/d连用3d一个疗程,每周1疗程,2-3周)联合CTX(剂量同成人)冲击;其他可选免疫抑制剂:MMF( 15-30mg/kg/d )CsA( 4-6mg/kg/d,浓度120-200μg/ml )FK506( ,浓度5-15ng/ml )。
维持期:小剂量GC,联合CTX,MMF, CsA, MTX, AZA( CTX后序贯治疗,1-2mg/kg/d ),来氟米特( 40-60mg/d,维持20mg/d ), HCQ等。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建议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其他治疗
抗凝:用于抗磷脂抗体阳性患儿,低剂量阿司匹林或小分子肝素,肺动脉高压者潘生丁。
丙球:重症可加用丙球400mg/kg/d,连续3-5天,每月1个疗程。
利妥昔单抗:难治性重症SLE,尤其合并ITP和溶贫者。375m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