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演示爱莲花.ppt

格式:ppt   大小:2,336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演示爱莲花.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22/5/23 文件大小:2.2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演示爱莲花.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采莲曲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采莲曲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爱莲说》
周敦颐
授课者:金胜贵
平川区乐雅学校
解题:
“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理学家,字茂叔,湖南道州人。他曾率属修建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抒志。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甚蕃(fán) 淤(yū)泥
濯清涟(zhuó lián)亵(xiè)
不蔓(màn)鲜(xiǎn)有闻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蔓,不分枝;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爱好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爱好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当然就很多了!
讨论分析课文: 文章描写莲花有哪些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赋予莲花那些与君子相像的品格?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体态香气:
生长环境:
风度气质:
君子品格:
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总结明确:“托物言志”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课文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紧扣与君子气质相似之处着墨,借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表里如一、行为端正、不阿谀谄媚的品德,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以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菊 陶渊明
牡丹 世 人
课文中作者还列出了哪几种花?这几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为什么喜欢?
不苟时俗 隐居避世趋炎附势 追逐富贵
讨论分析课文:
文中为什么还要写菊花、牡丹?作者对这两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明确:
衬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另外,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花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总结全文,归纳主题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和美学情趣。
不为五斗米折腰
红叶:历风霜而愈红
竹子:虚心 有气节
兰花:高洁
作业:
1、默写全文;
2、模仿文章托物言志手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