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请就新高考改革方案回答六个问题! (2014-12-16 20:34:35) 转载▼标签: 教育文化时评有关高考改革方案,请教育部澄清六个问题新的高考改革政策出台了, 媒体只披露了较粗略的提纲, 并未看到操作细节, 羞羞答答的不露真颜, 总体感觉这两个政策都有闭门造物之嫌, 至少算不上好的改革方案。我简单看了一下版本,有很多疑问之处,现提出来,希望教育部能够回答一下。其一,高考改革方案公布的同时,为何没有高校招生方案的配套?大家争论高考方案, 争来争去的, 归根到底是为了上大学, 所以, 大学怎么招生决定了老百姓对高考方案的支持度, 招生政策只要留那么几条小缝, 高考改革的意义有可能立马变成负值。复杂的考试方案必定伴随着复杂的招生制度, 复杂的招生制度必定伴随复杂的操作技巧, 越复杂的操作技巧对普通百姓越不利。有些人认为,高考改革主要是为了选拔人才,主要是为了素质教育,与招生关系不大。少扯些闲话吧! 我敢肯定地说: 在中国, 无论你高考怎么改, 都不可能实现素质教育, 这不光是由人口基数决定的,而且是由中国几千年文化决定的。考试就是考试,就得来硬的,分数也能决定素质基本规律,你尽搞些吹拉弹唱的就未必能代表素质。高考改革方案必须与高校招生方案同步全文公开,群众关心招生可能更甚于高考。其二, 学业水平 3 个科目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 怎么个定级法?有些人, 说唯分数论不利于选材, 说等级更科学更利于考察综合能力。那我现在希望教育部把分级的细则公布出来, 到底怎么个分级法?是不是还要按分数排序?如果是, 那不就是脱裤子放屁吗?你都考出分数来了,再排个序,分级,学生的素质就更明晰了?谁信呢? 象长沙市的中考, 也是搞分级, 每科都先考出分数, 划线定 A、B、C、D、E, 假若数学以 110 分划为 A 等,那 109 就是 B 等了,依此类推,其它五门课也这样分好级。如果有一位同学五门课考了接近满分的顶级优异成绩, 但英语只考了 109 分(若 110 分为 A级), 在长沙市,他就只能读比较差的高中,因为长沙好的高中就那么几所,在一所差的高中,他很可能因此就读不了好大学, 仅外语差一分就把他五科所拥有的优势给消灭了, 等级制更科学吗?不。分级问题同样还涉及到录取,千差万别的成绩如何与千差万别的高校对接? 其三, 如此复杂的考试设计, 高考组织如何搞?在高考的公平性当中, 考试过程的公平是非常关键的,而越复杂的考试设计,公平性就越难保证,尤其是涉及二次考试的问题。还有, 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考试到底在高校招生录取中起多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什么硬的作用, 考试不就沦为形式了吗?如果有很大的作用, 那怎么组织考试? 新的高考模式下,可隐蔽操作的空间应该更大,如何避免? 其四, 综合素质评价是不是走形式?虽然说要进入档案, 还要公示, 但是, 如果它与录取关系很小, 各地是不是都睁一只闭一只眼的皆大欢喜?说是高考要全科覆盖, 问题是各地自有各地的考虑, 为了能让考生的成绩亮丽一些, 除必考科目之外, 其它科目肯定是“轻松覆盖”, 约等于没覆盖。若硬要有效覆盖, 那考生会比以往更苦更累, 特别是底层百姓的孩子就要吃大亏了,农民的孩子到哪里去学那么音乐美术活? 其五, 名校指标如何分配?这个问题提了几十年, 几十年都改不动, 如果新的改革仍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