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改善方法。但是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往往在植物配置方面出现诸多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
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由于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就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了生态环境。
二、植物配置原则
1、植物叶、色相结合
众所周知,园林植物中有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有的植物叶色非常漂亮而且叶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紫红的紫叶李、红色的红枫、黄色的银杏等树种春季叶子是绿色的,到了秋季变成了黄色,甚是美观。观花植物如粉红的榆叶梅、黄色的棠棣、绿色的黄杨搭配在一起花色绚丽,姹紫嫣红。这些彩叶树和观花植物组合可以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彩叶树也可以作为主景放在重要的位置。
2、植物之间层次分明
不同叶色、花色、高度的植物搭配在一起,色彩、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如 1 m 高的黄杨球、2 m 高的榆叶梅、3 m 高的桧柏和 10 m 高的银杏进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层排列,构成春季红绿,夏季浅绿深绿,秋季黄绿,冬季依然有绿色的树丛分层配置和色彩层次变化,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景观怡人。
3、植物季相变化
植物配置要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的误区,要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四季景观各异的自然风光,使人们感到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植物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当人们走在林荫道上,满目青翠、心旷神怡。
4、园林植物和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除了植物这个要素之外,还有山、石、水、路、建筑等要素。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是一个活跃的表现元素,但是只有植物没有其他要素的衬托就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在园林设计中,植物要和其他要素搭配才相得益彰。
三、植物配置现状
1、没有层次, 杂乱无章
有的规划密度过大, 初植时觉得好看, 但若干年后植物生长, 相互拥挤, 不仅浪费而且造成景观缺失, 如有些工厂的早期绿地。有的植物配置没有主次, 看不出高低层次、疏密的变化, 看似种类“丰富”, 实则如堆砌的“植物仓库”, 缺乏美感。因此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 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2、树种单一, 生态效益低下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 为了获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美, 往往是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地种植, 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较少见。一些城市的绿地多是由一些少数常绿树占据, 无花, 色暗, 四季无变化, 且覆盖率低, 也有的则完全由高大的阔叶乔木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