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煤矿CAD矿图编制标准说明
世界大学城
帮助
煤矿CAD矿图编制标准说明
第一章    矿图技术管理及制图技术
 
第一节 矿图技术管理的一般规定
矿图的基本要求
1、煤矿地质测量其它边界线,注明名称和批准文号。
2、本煤层及与开采本煤层有关的巷道(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记倾向和倾角,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巷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轨面或底板高程)。
3、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年度;丢煤区应注明丢煤原因和煤量,注销区应注明批准文号和煤量。
4、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点根据需要注记;
5、钻孔、勘探线、煤层露头线、风化带、煤层变簿区、尖灭区、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区、煤厚点、煤样点以及实测的主要地质构造。
6、发火区、积水区、煤及瓦斯突出区、冒流砂区等,应注明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
7、井田边界外100m以内的邻矿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井田范围内的小煤窑及其开采范围。
8、根据图面允许和实际要求,还可加绘煤层底板等高线、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居民区、铁路、重要公路、大的河流、湖泊等。
9、在送审年检的图纸中还必须加注记各个井口的坐标。
四、主要巷道平面图
1、服务于全矿井的井巷工程及主采煤层的采区巷道,按照采掘工程平面图应绘出的8项内容中的第1、2、4、5、6项内容。
2、水闸墙、水闸门、永久风门、防火门、突水点和抽放水钻孔等。
五、井上下对照图
1、井田区域地形图规定的主要内容。
2、井下主要开采水平的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主要石门、主要上下山、总回风道和采区内的重要巷道;回采工作面及其编号(对于开采煤层群的矿井,视煤层间距和煤层倾角,只绘若干层煤或最上一层煤及最下一层煤的工作面)。
3、井田法定的边界线、保安煤柱的围护带和边界线。
4、在送审年检的图纸中还必须加注批准的矿界坐标及各个井口的坐标。
六、矿井地面控制网图
1、为矿井生产(建设)所布设的矿井地面控制网,矿井附近的各级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近井点的位置、名称和网形布置,控制点附近的重要地物等。
2、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列表说明地面控制点的坐标、等级等情况。
七、矿井地形地质图
在井田区域地形图的基础上加绘:
1、剖面线、钻孔、探槽、探井、矿井和小窑位置,主要开拓巷道。
2、地层分布范围、代号、接触关系,标志层、煤层露头线及层号,断层、褶曲轴,岩浆岩分布范围及代号。
八、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1、地层名称[系、统(群)、组、段]、层序、厚度,岩性柱状及含水性。
2、煤层层位、名称,煤厚。
3、地层接触关系。
4、煤和岩性描述。
说明:
、层间距、地层厚度均注记最大、最小和一般厚度。
,应及时补充修改。
九、矿井地质剖面图
1、水平高程线、剖面线方向、1~2条经纬线、煤柱线。
2、剖面切过的地形地物。
3、剖面切过的全部钻孔及附近的投影钻孔,槽、井探工程,全部巷道、采空区。
4、地层分界线,煤层、标志层、断层、褶曲轴及其名称代号。
5、煤层风、氧化带界线。
说明:
。
。
十、矿井煤(岩)层对比图
1、对比基线,岩性。
2、煤层厚度及底板高程。
3、煤层、标志层名称及底板连线。
说明:
、对比不可靠的矿井,新老钻孔全部参与对比;对比简单矿区,钻孔可酌情选用,测井曲线可不附。
,可用穿层巷道的实测资料参与对比。
,应对本图进行修改补充。
十一、矿井分水平地质切面图
1、通过本水平的钻孔、勘探线、石门剖面线,井田边界及本水平与煤柱交面线的水平投影线。
2、本水平内的全部巷道和永久导线点、水准基点及其高程。
3、各煤层、标志层、含水层的名称及产状。
,断层和褶曲等构造迹线,断层编号及要素,岩浆岩分布。
说明:当资料发生大的变动时需及时修改补充。
十二、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
1、经纬线,指北针,井田边界线,剖面线、主要保护对象及其保护煤柱线。
2、井筒位置及主要巷道工程及高程,采空区和小窑范围。
3、穿过本煤层的全部钻孔、巷道所见煤层的真厚及小柱状(厚度过大时可放在图边或图外),煤层底板高程,煤质资料及煤种界线。
4、煤层露头及风、氧化带界限。
5、煤层底板等高线,断层及编号、倾角、落差.褶曲轴,岩浆岩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