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第5章清洁生产案例分析——电镀厂.ppt

格式:ppt   大小:1,381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5章清洁生产案例分析——电镀厂.ppt

上传人:我是药仙 2022/5/25 文件大小:1.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5章清洁生产案例分析——电镀厂.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5章清洁生产案例分析——电镀厂20111122
二、预审核
1、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企业概况:
生产工艺流程:
企业组织架构图:
厂内平面布置图:
企业工艺流程图
2、生产基本情况调查
生产线设置
8
水泵噪声
水泵
10
工件撞击噪声
上、下挂作业区
4、产污、排污现状及治理情况分析
1)产污、排污情况
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总量指标执行情况
废气污染产生与排放情况
固废产生及排放情况
噪声情况:
2)环境管理制度:
3)环保执法情况
4)环境安全隐患及应急预案
5、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估
内 容
审核前
评定结果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清洁生产工艺一般
三级
(整流电源、风机、加热设施等)节能要求及节水装置
总用水有计量,但各车间生产用水量和废水排放基本无计量;仍采用高能耗的SCR整流器;冷却水直接排放。
低于三级

有多级逆流漂洗,但无喷洗、淋洗、回收或槽边处理的方式。
低于三级

挂具有可靠的绝缘涂覆,极杠及时清理不够
低于三级

无带出液回收装置,无末端处理出水回用装置。
低于三级

设备有跑冒滴漏的现象,泄露防范措施的可靠性一般
低于三级

生产作业地面有防渗漏地面,但较多地方有破损现象;污泥堆放处无防渗漏处理。
低于三级
二、资源利用指标(注:镀层金属原料综合利用率)
1、铜利用率,%
79
三级
2、镍利用率,%
72
低于三级
三、镀件带出液污染物产生指标
1、总铜(kg/万元)

——
2、总镍(kg/万元)

——
四、环境管理要求
1.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废水中部分污染物排放有超标现象,废水排放总量超出排污许可证的要求(250t/d)
低于标准
2.环境审核
环境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基本齐全
三级
3.废物处理处置
废水、废气净化处理设施基本正常运行,有废水计量;有适当的电镀废液收集装置;属于危险废物的,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符合标准
4.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生产现场基本做到环境清洁、整洁,管理有序,部分危险品无明显标识
低于标准
5.相关方环境管理
购买有资质的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对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包装和运输等环节施加影响;危险废物送到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
符合标准
6. 制订和完善本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但无废水处理事故应急池。
低于标准
6、预审核阶段发现的企业问题
电镀产品单位用水量偏高,废水产生量约在500吨/日左右,超出了排污许可证要求的250吨/日。一方面,开关电源、油压机的冷却水未循环利用,且未实行“清污分流”,直接混入生产废水中,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处理后废水没有得到利用。第三方面,由于设备老化,部分电镀槽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电镀废水中某些有害有毒物质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能耗量大和原材料消耗量大。
生产线布局不够合理,如青铜线,是以镀六价铬为主的生产线,且存在较多的手工电镀工序。由于六价铬毒性较大,目前实际生产是以镀三价铬为主,因此造成电镀传送带过长,能耗、物耗较高,带出液较多,污染较重。
各电镀车间前处理段(特别是盐酸处)通风效果不佳,工作环境有待改善。
挂具管理不够严格,废水回用情况不太理想。
生产线、药品仓库等的药品空桶、用具、原材料摆放凌乱,没有统一管理。
由于工厂设计建造时间较长,且设计标准较低,地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造成部分地面有渗漏现象,环境风险较大。尤其是电镀污泥堆放处,渗漏较明显。
生产线还在使用老式的整流器,能效有待提高。
各电镀槽无回收槽,带出液较多,物耗较大,废水污染物浓度较高,资源浪费严重,废水处理成本较高。
员工的环保知识缺乏,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有待增强;污水处理工的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产品完成电镀后还需进一步用切水油进行清洗,切水油的使用量大,成本高,且会造成一定的大气污染。
企业废水排放量较大,但无事故应急池,存在较大的潜在环境风险。
7、确定审核重点
确定备选审核重点的原则及应考虑的因素有:
①污染物产生量大,排放量大的环节;
②经采取措施,容易产生显著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环节;
③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