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新建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山林脚隧道出洞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建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山林脚隧道出洞方案.doc

上传人:fxl8 2014/1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建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山林脚隧道出洞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建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新建织纳铁路工程施工合同段: 站前Ⅱ标编号:
致:成都大西南铁路监理有限公司新建织纳铁路监理项目部:
我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已编制完成山林脚隧道出洞施工工程的专项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件:山林脚隧道出洞施工专项方案
施工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项目监理机构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建设单位各1份。
新建织金至纳雍铁路站前工程Ⅱ标
山林脚隧道出洞
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山林脚隧道出洞方案
出洞步骤:洞内导向墙施工→管棚施工→超前支护、系统支护→出洞→D1K31+895至D1K31+903段左、右侧边仰坡刷坡及防护
具体施工方案如下:
一、导向墙施工
1、平台修筑
根据现场情况,修筑导向墙平台,高度以管棚位置下2m为宜,作为下一步施工管棚的作业平台。
2、设计参数
导向墙纵向尺寸为1m,厚度1m,弧长11m,喷射混凝土采用C25标号,泵送混凝土采用C30。导向墙内设Φ127孔口管,孔口管下设2榀I18工字钢,。
3、模板安装加固
, 模板加固采用Φ42钢管垂直支撑,钢管下垫2cm后木板,模板下地层必须稳固。
4、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相结合方式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5cm-18cm,浇筑速度不能过快,振捣均匀,不能漏振,浇筑过程中注意检查模板加固情况。
二、管棚施工
1、施工参数
钢材规格:大管棚——Φ89钢花管,壁厚6mm;
管棚数量以及管长:每环21根,每根长25m;
管距:环向间距中至中50cm;
外插角: 1-3°;
接头位置:采用6mm厚Φ75钢套管焊接两节管棚材料,钢套管长度40cm,同一环管棚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不小于1m;
管棚注浆:水泥浆水灰比1:1(重量比);注浆压力:-。
2、施工准备
先开挖好洞口直立掌子面,做好边仰坡以及直立掌子面防护,施作导向墙,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施作,厚1m,宽度1m,内部为2榀I18工字钢。施钻前先加工好部分钢花管。
3、钻孔
采用潜孔钻机钻孔,施工前通过导向墙孔口管控制好孔位、立轴方向及打设角度。经检查合格后才能开钻,施工时应该先打奇数钢花管,立即注浆。注浆后再打偶数钢花管,通过偶数钢花管钻进时流出的液体及其颜色检查奇数孔的注浆质量,以保证孔口的孔向正确,施钻过程中随时记录好每一段的围岩情况。施钻完毕后用高压风清孔。
4、注浆
管棚注浆水灰比为1:1,注浆压:~,,,注浆采用分段注浆。注浆结束后及时清除管内浆液,并用M30水泥砂浆紧密充填,增强导管的刚度和强度。
三、隧道开挖方法
本隧道D1K31+875-D1K31+895(Ⅴ级围岩)共计20m范围内由于围岩等级较差,采用管棚超前支护。
1、施工工艺
台阶法施工工序见开挖工序图
三台阶纵断面开挖工序示意图
(1)上台阶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施工后,沿隧道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上台阶。开挖进尺控制在每循环1榀拱架。开挖后立即出喷砼封闭,及时施做锚喷网,架设格栅钢架,施工Φ42超前小导管、按照设计要求施作锁脚锚杆和系统锚杆,喷射砼。
(2)中台阶开挖:开挖进尺控制在每循环1榀拱架,开挖后立即出喷砼封闭,及时施做锚喷网,架设格栅钢架。按照设计要求施作锁脚锚杆和系统锚杆,喷射砼。
(3)下台阶开挖:开挖进尺控制在每循环1榀拱架,开挖后立即出喷砼封闭,及时施做锚喷网,架设格栅钢架。按照设计要求施作锁脚锚杆和系统锚杆,喷射砼。
(4)隧道仰拱开挖:围岩较好时,仰拱与下台阶同时开挖;围岩软弱破碎时,仰拱单独开挖。仰拱按每循环3m组织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人工清底,并及时施工仰拱衬砌和填充。
2、三台阶施工要点
(1)隧道施工应坚持“若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如有超前支护等辅助施工措施,应首先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完毕,再开挖。
(3)开挖方式采用若爆破,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4)锁脚锚杆可根据需要设置,以确保下台阶施工的安全。
(5)根据铁路总公司要求,洞口Ⅴ级围岩开挖长度控制在1榀拱架,3部台阶开挖后仰拱应紧跟。
(6)施工中,应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结果,分析洞身结构的稳定,为支护参数的调整、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提供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