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我国有个民族,除了族之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如: 族、族、族等。 2、《爬天都峰》一课给我们的启示是: 。 3、《奇怪的大石头》一课, 我们认识了的李四光, 他是一位,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4、《我不能失信》一课中我们认识了的, 在她的关怀下创办了杂志。 5、《风筝》一课的作者是,本文按、、的顺序,讲述了我们的心情由到最后到的变化。 6、“风筝之都”是,从年开始,都要在那里举办。 7、《秋天的雨》一课从, , 三方面内容来讲述秋天的雨的,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8 、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的不同,它与、有密切的关系,有的与相吻合。 9 《蜜蜂》的作者是国的。作者做了一项的试验,证明了。 10 、在《玩出了名堂》一课中我们结识了的, 它发明了、,发现了。从此,我们知道了、、都是微生物。 11、发明了锯子, 发现了万有引力, 发明了蒸汽机。 12、《孔子拜师》一课讲的是的孔子和的老子的故事。孔子告诉我们“学习是”。 13 、孔子名,字,是我录下来,编成一书。 14、《盘古开天地》一文是一篇,我们还知道、等此类内容。本文让我们认识了的盘古。 15 、赵州桥位于的上,是一座桥,又叫。它是朝的设计和建造的。 16、《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文介绍的是时候的画家,画的是。这一幅画的内容是,现存于。 17、《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按顺序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 18、《矛和盾的集合》告诉我们的启示是; 《科利亚的木匣》告诉我们的启示是,本文以为线索展开。《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的启示是。本文是一篇,以的形式展开情节。陶罐的特点是、; 铁罐的特点、。 19、《掌声》一文中英子从变成了的孩子。第一次掌声是英子的时候,是对英子的;第二次掌声是英子的时候,是对英子的。 20、《一次成功的实验》一文讲的是的事,实验成功的原因是: ①②。 21、《给予树》的主人公是, 她是一个、的女孩, 她在节,寄了一个给陌生女孩。 22、《不懂就要问》一文讲的是的故事; 国的发明了风车。 23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等。 24、《夜书所见》是朝写的,诗的内容: , 。,。“促织”指的是;“篱落”指的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朝写的,“九月九日”是节,此节古人有、习俗, , 这两句体现了这两个习俗; 游子在外时时常会想起, 两句诗来表达思乡之情。 25 、默写《 21 古诗两首》代李白,。,。楚江指。朝,。,。奇: 西子指其中描写西湖晴天时景色的诗句是;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修辞。 26 、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两个成语故事是: 、。 27、《狮子和鹿》选自。(一)多音字组词似() ()假() ()好() () 发() ()晃() ()朝() () 闷() ()几() ()尽() () 看() ()磨() ()倒() () 爪() ()参() ()栖() () 没() ()数() ()量() () 称() ()扇() ()调() () 给() ()落() ()舍() (二)形近字组词耍( ) 要( ) 杂( ) 朵( ) 穷( ) 究( ) 峰( ) 蜂( ) 胶( ) 郊( ) 城( ) 诚( ) 纪( ) 记( ) 肩( ) 臂( ) 膛( ) 腹( ) 肠( ) 脊( ) 仆( ) 扑( ) 状( ) 壮( ) 怒( ) 努( ) 搞( ) 稿( ) 遍( ) 编( ) 磅( ) 磅( ) 推( ) 准( ) 堆( ) 评( ) 坪( ) 苹( ) 辨( ) 辫( ) 辩( ) 操( ) 澡( ) 燥( ) 仿() 访() 坊( ) 慌( ) 谎( ) 慌( ) 饿( ) 俄( ) 娥( ) 据( ) 剧( ) 锯( ) (三) 反义词傲慢——懦弱——丑陋——愚蠢——(四) 解释词语奚落果然: 不假思索: 相提并论: 默写 1、同学们向的招呼,向, 向。 2、《小儿垂钓》的作者是,诗的内容为,。, 。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可是。 4、默写第二单元的日积月累(内容及对应的人名): 1。() 2。() 3。() 4。() 5。() 5、黄黄的叶子像,扇哪扇哪, 。红红的枫叶像,飘呀飘呀, 。 6、黄金黄红火红绿嫩绿蓝宝蓝 7、天对地, ,。,。秋月白, ,。,。 8、我会填匆匆地( )快活地( ) 悄悄地( )拼命地( ) 轻轻地( )好奇地( ) 甜甜地( )认真地( ) 9、四点, ; 五点左右, ; 七点, ; 中午十二点左右, ; 下午三点, ; 傍晚六点, ; 月光花; 夜来香; 却在九点左右…… 10、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11、默写孔子的名言。。,。,? ,,。 12、这座桥不但,而且。这句话是句,起作用。栏板上,有的刻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