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败血症患者的护理查房详解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三十七页。
(优选)败血症患者的护理查房
第二页,共三十七页。
病史摘要
患者吴凤,女,52岁
因“发热25天,心悸2天“,收入我科。
患者于7月27日开始无明显诱因 3、慢性肾衰竭
,患者近几日未出现发热情况,提示病情好转,血培养阴性。
,连续两次血培养复查阴性,考虑感染已控制,停用抗生素治疗。
,患者出院。
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知识拓展
败血症(septicemia)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 toxemia)的全身性感染综合症。病原菌通常指细菌,也可为真菌、分枝杆菌等,病程中常有炎症介质的激活与释放,引起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神志改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重者可致休克、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相关概念
菌血症(bacteriemia)
少量细菌入血而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称为菌血症,一般无明显毒性症状。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各种损害因素:中毒,感染,创伤,缺氧等
(1)体温>38℃或<36℃;(2)心率>90次/分;(3)呼吸>20次/分或二氧化碳分压<(32mmHg);(4)白细胞计数>12×10^9/L或未成熟细胞>10%等。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
脓毒血症(sepsis)机体对微生物及其毒素所产生的全身反应,称脓毒血症。
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菌血症
败血症
脓毒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轻
严重
危及生命
几乎不可逆转
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
菌血症多是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无中毒症状,但血液中可查到细菌。外界的细菌经由体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进入血液系统后,在人体血液内繁殖并随血流在全身播散,后果是很严重的。
出现菌血症的患者往往发生急性的多个器官的转移性感染,并出现各种急性感染症状。
主要发生在炎症的早期阶段,肝、脾和骨髓的巨噬细胞可组成防线,以清除细菌。
菌血症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1)人体因素:机体防御免疫功能缺陷是败血症的最重要诱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减少。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放射治疗、细胞毒类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大手术的开展。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器的应用,静脉导管的留置。
严重的原发疾病,如肝硬化、结缔组织病、糖尿病、尿毒症、慢性肺部疾病。
(2)病原菌因素 革兰阳性细菌生长过程中可分泌针对机体靶细胞有毒性作用的蛋白质物质,即外毒素。
金葡菌可产生多种酶和外毒素,其中起主要致病作用的有血浆凝固酶、α-溶血素养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A-E)。(超级细菌)
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干扰素、炎症介质、心血管调节肽等。
一、病因
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病原学
(1)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肠球菌和 链球菌。
(2)革兰阴性杆菌:常见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假单胞菌属、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变形杆菌及不动杆菌等。
(3)厌氧菌:占败血症病原的5%—7%,以脆弱类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属细菌及消化链状菌为多见。
(4)真菌:以白念珠菌为多见,其他常见有曲菌、隐球菌等。
(5)其他细菌。
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一)败血症共同表现:
(1)、毒血症状;常有寒战,高热,多为弛张热或间歇热型,伴全身不适、头痛、肌肉及关节疼痛、软弱无力,脉搏、呼吸加快。可有胃肠道症状,严重败血症出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肠麻痹、感染性休克及DIC等。
(2)、皮疹;以瘀点最常见,多分布于躯干、四肢、口腔黏膜及眼结膜等处,数量不多。也可为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脓胞疹、烫伤样皮疹等,以球菌所致多见。
(3)、关节损害;多见革兰阳性球菌和产碱杆菌败血症,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等大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少数有关节腔积液或积脓。
(4)、肝脾大;常仅为轻度增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或肝脓肿时肝脏可显著增大,伴压痛,也可有黄疸。
(5)、原发病灶;常见原发病灶为毛囊炎、痈或脓肿等,皮肤烧伤,褥疮,呼吸道、泌尿道、胆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感染,开放性创伤感染等。
(6)、迁徙性病灶。多见于病程较长的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菌败血症。
二、临床表现
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
(二)常见败血症临床特点
(1)革兰阳性细菌败血症 以金葡菌败血症为代表,多见于严重痈、急性蜂窝组织炎、骨与关节化脓证,以及大面积烧伤时。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