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乔家大院》:中国儒商典范.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乔家大院》:中国儒商典范.doc

上传人:夸客客 2022/5/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乔家大院》:中国儒商典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乔家大院》:中国儒商典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讲述的是一部商界英雄的故事。该剧的主人公是山西祁县乔家堡著名商户“乔家”的第三代传人乔致庸。乔致庸百年不衰,在同行业里得到了其他商家的尊敬和信赖。

重视人才,任人唯贤

乔致庸之所以能使乔家重振雄风,并在他这一代使乔家的产业达到了一个高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拘一格起用干才。
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重用了孙茂才。在乔家陷入困顿之际,乔致庸收留了前来投奔的孙茂才,结果后来孙运用其超人的智慧帮助乔致庸渡过了“高粱霸盘”危机,挽乔家于既倒,并在开拓新商路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是起用跑街的马荀为包头“复字号”大掌柜。“复字号”原大掌柜虽然对乔家忠心耿耿,但是在乔家陷入困境的时候却无能为力。乔致庸明白尽管他的资历很高,但是要想挽救“复字号”,需要引进有思想、有胆略的人才。通过观察,乔致庸发现马荀正是可以担此重任的人。起用马荀面临着“复字号”原班管理层的阻碍,他们甚至不惜以辞号相威胁。乔致庸不为所动,坚决地任命马荀,全权处理“复字号”生意。马荀深为乔老板的知遇之恩所感动,上任之后,不负众望,使得复字号的气象为之大变,并且凭着其过人的胆识,成功地带领商铺闯进了内蒙古,为乔家产业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三是聘请辞号的潘为严全权处理票号事务。潘与乔一样有着“汇通天下”的夙愿,但在其原先供职的票号,由于各方面的束缚,他未能完成自己的梦想,于是愤而辞号。乔致庸通过各种方式请他出山,潘提出了比较苛刻的条件,乔致庸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结果,经过潘的大力运作,乔家的票号业务扩张迅速。
可以说,乔致庸的知人善用是他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得人才者得天下”,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是一个慧眼识珠的“伯乐”,能够留用、提拔真正有智慧才干的人为己所用。乔致庸做到了这一点,他明白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得以永续生存的关键因素,正因此,他的麾下才会人才济济。

以人为本,人文关怀

一个多世纪前的乔致庸似乎已经




懂得了人力资本的奥秘,他深知关注普通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性。乔致庸的岳父陆大可说过:“东家就是东家,伙计就是伙计,东家出钱,伙计干活,不能乱了规矩。”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商业企业严密的产权结构和制度安排,伙计等劳动者基本上没有经济权利和话语权力。然而,乔致庸积极改制,打破传统观念,制订并执行了身股持有政策。即在总股本里,有一部分是股东出银子投资入股的,称作“银股”,一部分是员工不用出钱,而是靠劳动换来的,称作“身股”。这样在每年底,身股都可以和银股一样拿到分红。这在当时其他商铺的东家看来非常不可理喻的行为却在百年后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并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效。我们不得不佩服乔致庸的远见卓识,他的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增强了组织活力。
乔致庸意识到保留人才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所谓“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为了留住足智多谋、有胆略的员工,他敢于打破常规、力排众议,制订“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实施了员工身股持有政策,这样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