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滇池博物馆陈列大纲.docx

格式:docx   大小:4,181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滇池博物馆陈列大纲.docx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7/4/14 文件大小:4.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滇池博物馆陈列大纲.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滇池博物馆陈列大纲 2010 年9月 27日宗旨: 从实际出发, 以滇池为主线, 结合现有的各类文物藏品对滇池区域的自然历史文化进行展陈。布展地点: 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办事处小岛村大观河畔陈家花园布展面积: 平方米( 含墙面), 占地面积: 90 平方米/ 每层,共三层。展览标题:滇池展览共分为 4 部分序第一部分滇池的形成和水位变化第二部分滇池的自然遗产第三部分滇池的文明历史第四部分滇池的治理与保护序 1 、前言( 待补) 2, 滇池卫星图第一部分滇池的形成和水位变化历史第一单元滇池的形成说明文字:远在燕山运动中, 云南高原面上自震旦纪至三迭, 侏罗纪的地层就隆起, 褶皱和断裂, 形成高山和盆地,奠定了今日的地貌雏形. 以后在第三纪, 第四纪中地壳又多次强烈多活动, 造成云南高原多次间隙性不等量上升, 沉降,这样滇池在经过了长期的演变, 伴以断裂, 褶皱, 以及以流水侵蚀沉积为主的外力作用, 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中演变生成. 文字说明:5亿6 千多万年前, 云南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这不是一片平静的大海。就在这里, 大海中的软体生物突然发生了质的飞跃, 迅速产生体表长出外壳和刺状的骨片的新的生命。这些带壳生物的兴起,标志着原始动物的诞生。 1) 云南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想像图 2) 晋宁梅树村震旦纪与前寒武纪的地质剖面上, 密密麻麻的分布着数不胜数的软舌螺、单板类、腹足类等各式各样的小壳类化石, 记录了地球动物多样性基本体制的伟大诞辰。 1983 年国际地联界线工作者会议确认梅树村剖面为被国际选用的地层层型剖面,剖面为“震旦系- 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 并装置“金钉”标志, 成为中国第一条被国际选用的地层层型剖面。 3)1997 年8 月, 古生物学家在距离梅树村地质剖面不远的地方——昆明海口地区的耳材村发现的“海口虫”化石, 是地球已知的最早“有头脊索动物”。它们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的祖先。 4 )海口耳材村地质照片文字说明: 滇池南岸海口镇耳材村, 有一个界分寒武纪与前寒武纪的地质剖面, 在这里走很短的距离就能从前寒武纪进入寒武纪。短短二三百米之内, 你从空空如也的前寒武纪一边, 接近寒武纪标志的地方, 逐渐在岩层中看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的小壳化石。开始是两三个,紧接着是密密麻麻、数不胜数的软舌螺、单板类、腹足类等各式各样的小壳类化石。 5 )海口鱼照片(海口华夏鱼) 6 )海口鱼照片(中新鱼) 7 )海口化石的出土地 9 )海口化石的出土地的发掘现场照 2 、实物 1 )海口出土的三叶虫一组(大三叶虫、小三叶虫 4 件) 2) 海口出土的各类化石 20件( 包扩昆明虫, 蠕虫, 奇虾藻类等化石 2) 文字说明: 距今 1亿7 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是恐龙生存繁衍的世界。晋宁县夕阳乡的山地发现有大批恐龙化石及恐龙足迹化石, 证明了那里也曾是恐龙的故乡。 3) 晋宁县夕阳出土的双脊龙出土照片和复原照片 4) 文字说明: 120 0 万年前, 地壳又一次强烈活动,云南高原面多次间隙性不等量上升, 形成今日高原面一般由北向南的倾斜。此时滇池区域在老构造运动的基础上, 产生数十公里南北走向的大断层, 为滇池的形成提供了地质条件。 5) 文字说明: 滇池是一个错断陷落构造湖泊, 初期它只是陷落断层, 后长时间成为河流雨水的聚集地,就形成了范围很广、湖水很深的大湖——古滇池。根据碳 14 年龄测定和古地磁资料分析, 滇池地形成湖泊, 接受沉积的时期,约为 340 万年的历史。 6 )地层构造变化示意图 7 )地层构造变化照片第二单元为什么叫滇池说明文字: 滇池水系的奇河倒流现象是云南省境内的水系发育出许多的奇特现象之一。云南的河流, 一般的流向都与整个云南高原面南北倾斜, 南低北高的大势相吻合。惟有滇池水系的螳螂川、普渡河倒流北去,与地表的总倾斜方向、两旁河流的流向都正好颠倒过来了。正是如此滇池才被称为”颠倒的湖”.1 、实物书照: 1)《说文解字注》说:“滇者, 颠也。”它含有“颠倒”的意思。 2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也说: “池,在县西北,周三百许里,上源深广,下流线狭,但如倒流,故滇滇池。” 3 )东晋常遽的《华阳录说: “有泽水( 滇池), 周回二百余里, 所出深广, 下流线狭如倒流, 故曰滇池。”第三单元古今滇池的水位变化文字说明据有关分析资料, 古滇池原属红河水系, 从晋宁县西南部的宝峰乡经玉溪市的刺桐关西南的海口流入红河。经过漫长岁月,滇池降低出流改道从海口向西流人金沙江。三万年前,滇池盆地出现人类生存活动时,滇厮换乖?st1:v w:st="on" UnitName=" 米" SourceValue="1942"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