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 比较文学概述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整理课件
本章要点:
一、比较文学产生的背景
二、对比较文学的介定
1、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的异同
2、比elief, such as the (fine) arts, philosophy, history,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sciences, religion, etc. on the other. In brief it is the comparison of one literature with another or others, and the comparison of literature with other spheres of human expression.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2)
整理课件
“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它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整理课件
In its largest sen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romotes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that 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multicultural relations within a particular society,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other forms of human activity, including the arts, the sciences, philosophy, and cultural artifacts of all kinds.
——The Americ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
整理课件
“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整理课件
曹顺庆对比较文学定义如下: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沥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窍文明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整理课件
比较文学的条件:
1、是否运用了比较的方法;
2、其研究的文学现象是否跨越了国界、族界或学科界限;
3、有无从知识整体的角度或世界文学的眼光来整体的认识和研究文学。
4、比较文学的最根本任务,是将不同民族的文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阐释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整理课件
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1、同源性:通过清理影响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而寻找两种或多种文学间的同源性关系。流传学的起点是明确的而渊源学的起点是不明确的,这是二者的区别。
整理课件
2、类同性:指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技巧、形象、主题等各方面的相似与契合之处。
整理课件
3、异质性与互补性:
跨文化研究中对文化、文明的原生性和独立性的重视,其目标是达到多元互补,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
整理课件
4、变异性:
文化过滤与文化误读、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等。
整理课件
文化前提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西文化是不同的,其根源就在于东西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主分析(analytical),东方主综合(comprehensive)。
——季羡林
整理课件
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
——钱锺书
整理课件
五、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