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电视剧千年包公心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视剧千年包公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mama 2022/5/27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视剧千年包公心得体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视剧千年包公心得体会
电视剧千年包公心得体会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候闻名的清官。人们都称他包公,很少提他的名字。流传很广的古代通俗小说和传统戏曲中,有不少关于包拯的故事。可是,小说戏曲中的包拯,和历史上的包拯,事迹却有很大的出入。小说电视剧千年包公心得体会
电视剧千年包公心得体会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候闻名的清官。人们都称他包公,很少提他的名字。流传很广的古代通俗小说和传统戏曲中,有不少关于包拯的故事。可是,小说戏曲中的包拯,和历史上的包拯,事迹却有很大的出入。小说戏曲中的有些情节,完全是虚构的。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他二十八岁那年考上进士,起先做官,后来始终做到枢密副使(枢密使是当时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副使是副职)。
  包拯这个人很会审理案件,而且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他在庐州府做官的时候,有个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官府。包拯依法处理,照样打他一顿板子。有些亲友原来想利用包拯做靠山,胡作非为。这一来,他们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后来,包拯调到京城里做官。京城里有很多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这些人更是无法无天。有个张尧佐,他的侄女在宫内当贵妃。凭这点关系,他竟同时担当了三司使等好几个重要官职。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官员,包拯认为根据张尧佐的才能,不相宜担当三司使,更不相宜同时担当几个重要官职。于是,他一连写了五道奏疏,弹劾这个既有后台、又有权势的大人物。
  为了这件事,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竟和宋仁宗当面争吵起来。在包拯的一再反对下,宋仁宗最终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官职。当时,还有一个大官僚,叫王逵。他担当荆湖南路转运使的时候,特别残暴凶恶,舍命剥削和压迫人民,逼得人民逃亡山中,联合起来进行抗拒。后来,他调任江南西路转运使,还是接着残害百姓。 包拯访问到这些状况,生气极了,立即上了两道奏疏,弹劾说:“王逵残害百姓,逼得他们逃入山洞,造成大害,至今未息。朝廷决不能任用这样的坏人,危害国家。”
  这两道奏疏上去了,朝廷并没有罢王逵的官,又调他做了淮南转运使。包拯坚决反对朝廷这种做法,又上第三道奏疏,进行弹劾。 过了一些时候,包拯又了解到王逵的另一项重大罪行。原来,王逵担当江南西路转运使的时候,疑心地方官卞咸告发他的罪行,就打击报复,暗中指使人诬告卞咸,一下子关押了五六百人,制造了一个大冤案。包拯又接连上了四道奏疏弹劾王逵。他义正辞严地责问朝廷说:“莫非朝廷竟忍心让一个地区的百姓,听任王逵去残害吗?” 在包拯的七次弹劾下,最终,宋仁宗不得不免去了王逵的官职。 因为包拯铁面无私,任何皇亲国戚、权贵大臣,都没有方法在包拯那里走门路,通关节,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人们已经把他和传闻中阴间的阎罗同日而语了。
  包拯自己到处奉公遵守法律。他曾在端州府(今广东肇庆)做过官。那里出产一种石砚,名叫端砚。端砚石质坚实细润,雕刻精致,是珍贵的工艺品。以前端州的地方官,借着向皇帝进贡的`名义,乘机搜括端砚,奉承权贵大臣。他们搜括去的端砚,要比进贡的数量多几十倍。包拯到了端州,只收缴向皇帝进贡的数量,自己一块不拿。端州人民看到包拯这样清廉自守,钦佩极了。
  包拯做了大官,但家里的生活照旧特别俭朴,跟平常百姓一样。他平生最痛恨贪官污吏,在一篇《家训》里说:后代子孙做官贪脏的,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