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22/5/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杨爱珍 摘要:众所周知,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一架桥梁,而且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隐性手段。然而,近段时间以来出现的会计造假事件却让人们对会、会计监督――有效吗?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可分为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1)内部监督
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会计机构的会计人员,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而单位的经济活动反映在文字方面则是会计信息,所以。内部监督直接的说法就是自己监督自己。
(2)国家监督
在国家监督方面,我们一直着重强调了被监督单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应承担的责任。但却没提及作为国家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监督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该如何处理。
(3)社会监督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受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签证的一种监督制度。
促使注册会计师去作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面子”与“肚子”问题。在注册会计师制度安排上,出现了有悖市场经济规律的怪圈――即出钱买单与消费的不是同一层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买单与消费的二个层次还存在着很大的利益冲突。是以客户为向导,还是以社会公众利益为重,一直是困惑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难题。
其次是审计手段的缺陷。在成本、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开始退而求其次,将其审计目标定位仅仅是确认财务报表在形式上是否公允表达。在审计过程中,只要发票是真实的,只要单据是齐全的。注册会计师就会确认财务事项是公允的、客观的或真实的。要求注册会计师超越原始凭证去发现每张单据背后是否有猫腻,也是不现实的。
4、经理人――有过错吗?
经理人是否有会计舞弊的冲动,要看舞弊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分析一下,经理人能从会计舞弊中得到的利益是什么。作为一个经理人或经理人群体,所关心的是经济上的报酬和职位升迁、社会地位的提高、事业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等。而所有这一切,在正常情况下只能通过成功地经营和管理才能获得。于是,当公司出现业绩不佳,甚至危机时,经理人便会通过会计操纵甚至舞弊的手段调节利润,改变公司的形象。
再者。经理人舞弊被发现的概率有多大,经理人作为一个企业的内部实权的掌控者,操纵着企业的一切活动,包括财务活动。

因为经理人舞弊被发现的概率是极低的。所以即使有外部监督者――注册会计师。这种被发现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规范政府行为,加强监督职能
一方面要改变政府官员的升迁、激励机制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监管部门的行为。我们应试着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机构去监督这些监督者。对于我国来说则应从理论、方法和组织结构上构建一个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监管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能保证该体制高效运行的机制。
2、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是源头。内部控制是中间机制。资产提供者需要一种直接或间接对公司重大决策表达意见的制度安排。促使经营者履行契约责任。公司治理实行决策、执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