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保护地土传病害防治技术初报
摘 要: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根除线虫病、疫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一直是保护地防治工作中的难点。近年来,由于保护地高密集型连作,有利于土传病害病源和地下保护地土传病害防治技术初报
摘 要: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根除线虫病、疫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一直是保护地防治工作中的难点。近年来,由于保护地高密集型连作,有利于土传病害病源和地下害虫虫源的积累,其危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保护地高效优质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进行土壤处理,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保护地;土传病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由于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逐渐扩大,重茬连作广泛,气候条件适应,管理措施不当等诸多原因,使得土传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一般发病导致减产20%以上,严重者甚至绝收,极大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本文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治土传病害的措施。
一、产品作用
应用药剂进行土壤处理,能有效防治作物的根结线虫病、黄萎病、枯萎病、疫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还能有效地杀死土壤中的地下害虫和杂草,有效期可达三年,且简便宜行。
二、主要技术措施
(1)土壤准备:清除前茬作物全部残渣,深翻土壤至30cm,施好底肥,打碎土块,地整平,保证土壤20cm处,温度在8℃以上,保持水分(抓起一把土捏成团,离地1米处松开,土团落地能够散开,证明水分含量适合)。
(2)搭架覆膜:田间用竹杆搭30cm高的支架,上覆棚膜,保持绝对密闭。
(3)施药剂量和使用方法:每亩用药33-51公斤,每13平方米放一罐药,药罐下垫一小块塑料布,施药时将药罐紧卡于开罐器上,隔着覆盖的棚膜,用力向下压罐,使开罐器的尖刃刺破罐壁,溴甲浣呈液态泻出于下垫的塑料布上,几分钟后汽化。施药以后,地块保持密封薰蒸48-72小时。薰蒸2-3天后,揭开薄膜通风14天以上,通风期间要注意防雨。
(1)土壤准备:清除前茬作物全部残渣。耕地深度20cm以上,打碎土块,地温15℃以上,地整平,保持水分(土用手轻握后松开,土立即裂开)。
(2)施药方法:用土壤注射器将氯化苦注入土壤中,注入点之间的距离为30cm,注入深度15-20cm,每孔注入2-3毫升,注入后马上将注入孔埋上,覆膜,压严,密封。地膜覆盖时间,根据地温而定:25-30℃,7-10天;15-25℃,10-15天;5-10℃,20-30天。除去被覆薄膜排气,可用锹翻土放气,至无味可栽植作物。
%申嗪霉素处理土壤
(1)土壤处理:种植前10天,清除病残体,施足基肥,翻耕平整。浇透水,使其自然渗透湿润达土壤10cm以下出,保持渗透7天后,申嗪霉素对水泼浇或喷淋,使药液充分渗入土层。在处理后土壤湿度达到移栽要求时开始移栽或播种。
(2)灌根处理。生长期发病,对水500-700公斤灌根,每株灌藥液300-500ml。
(3)防治效果
1%申嗪霉素定植前处理土壤效果较好,防效期可达100天左右;灌根处理对发病株可抑制其蔓延,对发病轻的可治愈,不影响品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