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
ho
我是谁
如何
找到通往罗马最近的路
很多人上大学才第一次坐火车
我们充满憧憬,心随火车呼啸
一路向北,向南,向东,向西
奔向想象中的大学
父母总是说
注意安全,到了学校
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也没有去…
我们没有捷径;
我们现阶段能做的只有
提高我们的就业竞争力;
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我们的要求;
否则。。。。。
现在该学会一个人走了,
为了我们的职业理想,奋斗!
奋斗是每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我们既然无法选择出身、名分,那就让我们选择奋斗吧,因为它会让你拥有比虚名更真实的东西。
怎么奋斗呢?
有点找不到前进方向?
工作技能
人际沟通
语言、 文字
自信、亲和、积极、应变、抗压、坚持。
诚信、负责、谦虚
专业素质
大学生素质模型
大学只是另一场旅途的起点
先要为自己找一个目标
职业的目标和方向
选择对的行业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三个业:一个是行业,一个是职业,一个是企业。如何在把握好自己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入一个合适的行业,选择一个好的企业,做自己喜欢做的职业,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应该是“双匹配”的,
也就是说,这份职业既匹配你的兴趣,也匹配你的能力
有梦想如何实现:
今天的生活状态,不由我们今天决定,它是我们过去生活目标的结果。明天的生活状态,也不由未来决定,它将是我们今天生活目标的结果。目标是行动的导航灯。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
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
那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的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有目标的人去努力;
学业成绩不能差
能力锻炼不能少
人生经历尽量多
开阔眼界停不了
成功习惯要养成
人际资源储备好
规划未来要趁早
提早实习很必要
有人用科学的方法统计过,一个人一生大概有7次机会,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平均每7年出现一次。第一次大概出现在25岁左右,通常由于太年轻所以一般人抓不到(比尔。盖茨抓到了),最后一次出现在70岁以后,通常由于太老所以也抓不住(肯德基那个老头抓到了),还剩下5次机会,通常会错过2到3次,所以你真正的机会其实只有2,3次.
【人一生的7次关键选择】
1)选择大学和专业;
2)选择第一家单位,这决定了你初步格局;
3)选择老婆/老公,这决定了一半人生;
4)选择职位路径,是走管理线还是专业线;
5)选择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机会和氛围取决于此;
6)职业的选择,选对一步海阔天空,选错前行难度加大;
7)创业或加入梦想中的公司。
第六个问题:想一想。
你要赚多少钱、存多少钱才能养活自己上述的日子,这还不包括给父母、子女、配偶的哦!
第七个问题:请问你现在有何感想?
第八个问题:请问你会如何看待你的未来?
我们的未来有哪些出路?
1、升学(考研、出国留学)
2、自主创业
3、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
4、中小型民企
5、外资、合资企业
6、当兵入伍
7、回家肯老(坐家)
8、跟着父母干、子承父业
9、转行学一门手艺
10、北上广深飘着寻找机会
11、(女)嫁个好老公,(男)坐在女友的宝马车上哭!
大学你应该确保收获
1、母校的文凭
3、独立的人格
2、实用的技能
4、同学的友情
这是你走向成功的四拼图
在大学期间我们做好以下准备:
一是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二是了解更多的社会实践;
三是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四是扩充自己的交往圈子;
五是